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杨振辉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两年来,累计输水61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4200多万居民。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指标。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的河南淅川县,如何确保一渠清水源源不断、永续北送?
千里丹江明如镜
“这一关,俺至少有600多万元打了水漂啊!”把最后一车设备送出大门,看着一个个空荡荡的鸡舍,彭峰一个人站在曾经熟悉的养殖场,怅然若失。
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彭峰所在企业因污染水源,被强制关停,他和上千工人下岗待业。
迫于生计,彭峰自费到郑州牧专学习畜禽养殖技术,并于2005年回到淅川上集镇白石崖村,贷款创办了县里第一家颇具规模的全自动现代化养鸡场。
由于畜禽养殖影响水质,2015年秋,淅川县在国家尚未出台补偿政策的情况下,在丹江口库区两省六县(市)中率先打响了取缔畜禽养殖攻坚战。
“这等于砍断家里的‘摇钱树’,我还有70多万元的贷款没偿还。”经过一番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彭峰在2015年底拆除了自家的鸡舍。这一切,都因为他门前这一库清水正源源不断地奔流向北。“咱不能为了自己,让大家喝脏水。”彭峰说。
像彭峰一样,淅川人民深知,对南水北调这项宏图伟业来说,自己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在淅川县城区下游,一个占地30亩、日处理能力50吨的污泥处理中心正在运行。
“污泥变废为宝,呵护了丹江口库区环境。建设污泥处理中心的2764万元是淅川县自筹的,这对于一个至今仍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污泥处理中心主任谢海江说。
“保水质,护运行,是淅川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治污的事,给钱,我们干;不给钱,我们也要干!”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的话掷地有声,全县人民的行动实实在在。
为了保护丹江水,淅川县组建2000人的专业护水队、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4万余箱养鱼网箱后,又投资5亿多元在库区15个乡镇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在农村建成人工湿地12处;推进户用沼气“一池三改”,已建设3万座,每年将200万吨的人畜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有效控制了粪便污染,铁腕治污,还丹江清澈江水。
万顷库区绿如染
在淅川县马蹬镇,有个远近闻名的白鹭滩。此前,它叫白渡滩,是靠近丹江口水库的一个荒坡滩头,如今,由于大批白鹭在此聚集,人们便取名白鹭滩。
12月9日,记者乘船来到白鹭滩上。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上,成千上万只白鹭漫天飞舞,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色彩斑斓的天然画卷。
白鹭滩,是水源区生态建设最直观的反映之一。
南水北调,持续靠生态。淅川为此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载体,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然而,这项战略的实施绝非易事:关停380多家企业,直接导致数百位业主投资一夜之间付之东流;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但荒山荒地面积大,石漠化严重,生态基础脆弱;万顷良田被江水淹没,仅剩的57万亩薄岗坡地如何让67万淅川百姓致富?
“必须放大市场机制的刺激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高效生态产业快速发展,走水清民富之路。”淅川县长杨红忠表示。
按照“因地制宜、适生适种、生态高效”的原则,淅川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进多家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县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开展绿色种植。
“我的目标是,在2017年发展到1万亩软籽石榴,产值达到1.2亿元。”仁和康源公司负责人张棕顺自信地说。
像张棕顺一样,50多家企业投资生态产业,20多万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26万亩的软籽石榴、金银花、湖桑等染绿库区,97.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惠及城乡,“香花”牌小辣椒、“丹江”牌淡水鱼等一大批渠首名优农产品畅销全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其中,捧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住进“花园房”。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创新多元融资、合同造林、专业队造林、市场化造林等机制,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淅川县林业局长武建宏介绍。
生态建设的快速推进,引发了生态旅游的“同频共振”。
仓房镇刘裴村是个移民村,随着丹江旅游的升温,20多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
“咱这儿山青、水甜,生态环境好,游客自然多!”刘裴村村民燕占泉笑着说,农家乐,乐农家,鼓起的钱袋够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