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的减法,最直接的就是降低企业税负,再通过“放管服”改革,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加法是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并带来发展环境的宽松。乘法则是通过一减一增,激发市场活力,让千千万万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就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是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这一改革,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还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实践。
增加有效供给
1.48亿元,这是江苏明佳供应链管理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交出的亮眼“成绩单”。4年前,这家不起眼的小货运公司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00万元。企业的“蝶变”,正源自于营改增注入的强大动力。
交通运输业启动营改增试点初期,行业企业小、散、乱情况突出。由于增值税存在11%和3%的抵扣差异,为获得更高抵扣,企业往往选择大型运输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小企业,在“倒逼”之下开始抱团发展。“我们联合宏昌、博客等小货运公司,整合客户、运力和场站资源,完成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保住了客户。后来由于规模上的虹吸效应,业务量也明显上升。”江苏明佳供应链管理公司负责人赖建明说,没想到的是,由于营改增中抵扣充分,业务量上升的同时税负不升反降,平均在2%左右。
“营改增作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担负着企业降成本改革的任务。”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通过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提高要素供给效率,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营改增释放的红利,不只是助力企业壮大、行业规范有序,还通过支持企业创新经营,供给更加丰富的产品服务。江苏明佳就在营改增减税支持下购入了多辆新车,成立了无锡首个以“信用度”为评价标准的智能物流平台,实现货运车辆与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的信息互联,进一步提高了配送效率。“目前,企业通过该平台已整合拥有360条运输专线、注册会员1.8万户。”赖建明说。
“营改增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
建立消费型增值税
有专家曾分析说,中国的增值税改革之所以取得积极成效,在于较好把握了制度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税制改革的步伐与当期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高度契合。从1994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值税制度应运而生;到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鼓励企业更新改造设备、拉动经济增长;再到2012年启动新一轮增值税改革,建立比较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通过促进“主辅分离”、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改革目标。
煤炭行业去库存背景下,老企业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抓住营改增契机,将技术服务、辅助运输从煤炭设备研发与制造的主业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常州科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集团原来按17%全额征税,变为分产品制造、辅助物流、技术服务不同项目分别按17%、11%、6%征税。税收负担大大减轻。”新公司财务部主任季兴雷说,由于成本中占比80%多的人力成本可以参与抵扣,企业没有了后顾之忧,研发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都不断提升。
营业税制下,交易双方纳税行为相互之间并无联系,易于形成对内、对外“两本账”的问题,不仅导致偷漏税,也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而环环抵扣的增值税制,倒逼上下游企业规范财务管理、交叉比对认证交易行为,形成规范化、透明化的产业链条。
“建筑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机械租赁、人工工资三部分。以前从小企业处购买原材料,租赁挖掘机等,都无法获取发票。营改增后对企业财务核算有更高要求,只有从规范经营的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租赁设备,才能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不仅能降低税负,也能够提升工程的品质。”周口天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王林表示。
贯彻“放管服”改革
今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涉及四大行业、26个细分行业、1064万户纳税人,如今不仅运行平稳,还实现了所有试点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得益于营改增过程中,财税部门通过“放管服”,降低遵从成本和管理风险,进一步理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征纳双方良性互动、互相配合的局面,最终使改革效应最大释放。
增值税全面代替营业税,简化税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也能达到简政放权的改革目标。“以前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两个税种,对应使用两套开票系统,并到国税、地税两个办税服务厅领用发票,完成两个税种的财务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很高。”重庆宗申天润地产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刘传慧说,如今统一了税制,不仅财务管理简单,还因为增值税开票系统和申报系统具有数据比对等功能,大大提高财务数据质量。
此外,在增值税纳税征管中,仅今年5月份起,税务部门就先后4次各出台20条优化措施,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解决纳税人遇到的办税“痛点”和“难点”。“重庆市国税局推行电子税务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发票就能送货上门,跟网购一样!财务管理成本和办税成本明显降低了。”刘传慧说。
台前一分钟,台后十年功。为在方方面面给企业创造便利,就需要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更为精准、彻底、全面。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曾举一个例子,为了能够提醒纳税人更规范、快捷地开具发票,全国税务部门一共制作了680多万份发票使用的温馨提示板,在大大小小的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
这只是营改增“放管服”中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为缓解纳税人办税压力,全国国税、地税增加办税窗口17386个、一线办税人员2万多人。同时,为教会纳税人“能开票、会申报”,组建辅导队6000多个,发送营改增手机短信7000多万条,累计培训纳税人2130万户次,实现了纳税人培训全覆盖。据统计,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在营改增期间的接听量,平均每天高达12.9万通,同比增长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