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狂欢”之后有隐忧
——网购系列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陈 静

只有彻底修正、完善淘宝现有的评价体系和商家商品搜索排名展示机制,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消除与杜绝刷单网络失信行为

目前来看,线上线下的融合仅仅是“试水”,很多还停留在概念上,互动方式仍需要进一步创新

今年“双11”,热情洋溢的消费者和其带来的惊人销售数字令人记忆犹新。但消费者买的满意吗?商家在算清了库存、营销和后期的退换货成本之后,到底是赚得盆满钵满还是在赔钱赚吆喝?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商家和业内人士,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传达出狂欢之后的隐忧。

“双11”商品质量差、体验难达预期,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年依然存在。

上海白领吴婷婷告诉记者,她今年“双11”买了一张知名品牌的实木双人床。图片看起来和店里一模一样,便宜1000元左右,但收到货后发现床架比实物薄不少,底板上都是节疤,但这么大件退货也很麻烦,只能忍气吞声。北京的网络工程师吴翀给家里买了一个马桶盖,“货第三天就到了,但11月底才真正装上。”吴翀说。

还有一些消费者则在今年碰到了“刷单”的新花样。在淘宝经营了10年网店的化妆品代购卖家江流告诉记者:“因为‘双11’的五折是要看3个月平均售价的,很多商家从7月就开始刷单,‘熬’出好评来。我就接到了不少电话,7块钱刷一单。”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坦言,从近日阿里巴巴起诉刷单平台“傻推网”来看,刷单乱象依然严重。只有彻底修正、完善淘宝现有的评价体系和商家商品搜索排名展示机制,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消除与杜绝刷单网络失信行为。

更多消费者表示对冲动消费产生了“审美疲劳”。上海广告公司美编曹牧云告诉记者:“说来可笑,家里用的牙膏还是去年‘双11’买的,还剩6支呢,我看过期都用不完。”而商家同样对消费者短期内透支消费忧心忡忡。“我们店里从9月开始浏览量就明显下降,整个11月就做了‘双11’两天的生意,之后直到11月底,基本不走货。综合算下来,并没有卖得更多。”江流说。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建议,电商平台应对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进行警示。比如根据以往的购物大数据,完全可以提醒消费者消费超量。

在天平的另一头,还有进退两难的中小商户。他们中的一些人干脆在“双11”高挂“免战牌”。潘明云是天猫一家小饰品网店的店主,她告诉记者,“像我们这种客单价低的小商户来说,‘双11’实在没什么吸引力。参加活动不仅要提供5元无门槛优惠券,还要包邮,而一个订单的利润也就4至5元,算下来并不赚钱”。

居高不下的营销成本是让中小卖家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当前,天猫的任何一个品类,都可以分为三个梯队,1至10名营销费用要占销售额的11%至20%,11至100名因为知名度低,用户通过品牌和搜索来的就少,营销费用要占20%至40%,再参加促销活动,确实很难赚钱。”曹磊说。

另一点则是事先囤货的压力和事后退换货的成本。冠华照明董事长余早生表示,像“双11”这样的电商大型促销活动,库存要准备到预计销售额的1倍以上。如果销售不理想,后果很难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商服务商告诉记者,今年不少事先大量囤货的中等卖家,销售不如预期。

即使是大品牌和大商户,也开始审视“双11”的实效。知名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去年乳业企业去库存压力大,对‘双11’都比较积极,但今年包括伊利、蒙牛等,仅是象征性地参与一下。一方面去年的线上促销,引起了线下渠道的不满;另一方面线上为线下导流的效果一般,一次性消费并不能带来用户黏性。尤其是在婴幼儿奶粉方面,效果更差。”

消费者颇多反思、商家冷暖自知,但包括“双11”“双12”“618”等在内的电商购物节,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一个标配。

在专家看来,电商促销的常态化更有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电商促销节本身也在成长,拿‘双11’来说,商家经历了从单纯拼价格到拼物流再到拼服务拼品质,体现了消费升级和消费潜力的释放。但随着B2C平台的继续崛起和天猫、淘宝的跨越式升级,未来的消费潜力未必需要在一个点上集中释放。”曹磊说。

另一个趋势则是渠道的多元化。一方面,在天猫与淘宝平台之外,商家开始寻求更多的电商平台渠道。“过度集中于天猫,就意味着只能对它的‘游戏规则’言听计从。对于大品牌来说,需要巨大的流量入口,也要考虑过度依赖单一平台带来的风险。”曹磊说。

另一方面,线上线下会寻求新的融合方式,包括数据打通、物流协同、相互导流等,线下商业实体的窘迫让品牌商必须考虑更多线上线下融合的方法。从目前来看,线上线下的融合仅仅是“试水”,很多还停留在概念上,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仍需要进一步创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