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桥护桥三代接力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杜 江

河南泌阳县东南部的马谷田镇,属浅山丘陵区,一条沙河蜿蜒而过,将黄楝沟、叶湾两个村子隔开。

为方便两村村民沟通来往,陈传成与父亲两人坚持在沙河上义务修桥、护桥,使当地近万村民告别了蹚水过河的历史。

陈传成自七八岁开始跟随木匠出身的父亲陈德忠在村里的河上架桥,同时义务修桥、护桥。一座简易的桥,方便了两个村子的来往,平时村民们走亲戚、相互拜访都是走陈传成修的桥。

21年前,81岁的陈德忠老人去世,他“厚德”护桥的行动,并没有因此停止。儿子陈传成和儿媳妇涂相平接上了父亲的班,年年架桥、修桥,他们夫妻二人因此被村民称为“桥夫妇”。

因为桥都是简易搭建的,没有用水泥固定,因此需要隔段时间修缮一次。10多年前,连接两村的桥基本都是陈传成用树桩、木板架起的木板桥。之后,因大水冲击毁坏,他又用水泥预制板搭就了相对坚固一些的水泥板桥。

今年秋季收成过后,陈传成趁着农闲时间前往河南打工,走之前他给妻子布置了任务——每隔三五天,护桥、固桥一遍。在外地打工,他每次打电话回家,都会询问妻子桥的情况,还想着靠今年打工挣的钱,过年回家买水泥,再加固一下桥。

据了解,马谷田镇方圆10里内的过河桥都是陈传成搭建的。马谷田镇夏季多暴雨,常常会引发山洪冲毁桥,因此陈传成几乎年年要架桥。他农闲外出打工时,村子里的桥就由妻子护理。

受父母护桥的影响,陈传成的两个孩子在寒暑假、双休日也会随父母修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记者拨通了陈传成的电话,他说:“修桥主要是因为怕天冷时小孩上学、老人过河不方便。”提到接班父亲护桥,他说:“从小家里穷,父亲相信善有善报,多做积德行善的事,就在村里架桥护桥。修桥、多做好事已经算是我们家的传统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