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当家“农哈哈”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郝子朔

销售季刚结束,车间里的机器都开始检修了,显得有些冷清。可销售部却忙得不可开交,结算货款,发放奖励……

“忙完这段时间,到了明年一二月份,还得忙一阵,虽然那时候还没开工,但销售商的预付款差不多该陆续到了。”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从斌说,“往年的预付款都在4000万元上下,今年估计也差不多。”

在农机市场低迷的当下,农哈哈的销售为啥这么火爆?

经销商说,农哈哈的机子功能新,质量好,特别好卖,不早点订,没准就买不到了。

农哈哈人自己说,这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不断研发出适应市场、满足田间地头需求的产品。

作为一家研发生产农机具的企业,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已经从一家当初仅有十几个人的小厂子,发展成为主营业务年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集团,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9个省、区、市,产品出口27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法则:

好东西,不怕贵

“今天的农哈哈,产品囊括了耕整、种植、收获、植保、锅炉五大类83个品种。别看现在产品这么丰富,可当初,我们可是靠一个主打产品走天下的。”农哈哈公司总经理张焕民告诉记者,玉米播种机在北方一直有巨大的市场。那时候,很多地方还采取人工点种方式,平均4个人一天只能种两亩地。使用玉米播种机后,1人1机1天能播种近百亩。

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于是,农哈哈请来技术人员研究、修改、测试,很快推出了较市面上大多数产品功能更加完善的“三行玉米播种机”。

可1台机器1000多元,而且只能用一个农忙季,会有那么多人买吗?

“会!为啥?因为一个人开着一台机器,不只可以把自家的地轻松种完,还能帮其他人耕种,一个农忙季,赚个三四千元不成问题!”张焕民说。

事实证明了张焕民的判断。播种机一经推出,当年就赢了个满堂彩,连试生产的100台机器也全部售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播种机的功能不断完善,销量也逐年增长,500台、2800台、13000台……

第一次“技术尝鲜”的成功,坚定了农哈哈不断创新的决心。只要是对农机具功能提升有利的发明创新,张焕民都会视若珍宝。

1997年,山西人张永生发明出“仓转式排种器”的样机,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可他跑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播种机生产厂家,却都被拒之门外。企业都说,虽然有专利,但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搞研发、试验,不合算。

张焕民听说后,马上赶到了山西,不仅说动了已经心灰意冷的张永生,还把他全家老小一起“拐”回了河北深泽县。就这样,张永生变成了死心塌地的农哈哈人,开始专心致志地继续仓转式玉米穴播机的研发。

2002年5月,成熟的“仓转式玉米精位穴播机”投放市场,并迅速凸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年销售量很快突破了万台,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京津等地市场均深受欢迎。次年,该项目又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

在科研上花钱,农哈哈从来不吝啬。近年来,农哈哈每年用在科研上的费用,占公司年总收入的6.19%。高投入自然有高回报,目前,公司年产各类农机具近10万台,已有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取得国家专利76项,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

营销法则:

你盈利,我兜底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农哈哈也是如此。

2000年,农哈哈的产品出现严重滞销,当家产品玉米播种机剩下18000多台卖不出去,销量只有1999年的62.8%,大部分工人不得不放假回家。几经调研,张焕民意识到,一招鲜不能永远吃遍天,农机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型产品,才能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从2001年到2003年,农哈哈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仓转式玉米精位穴播机、气吸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小麦免耕播种机、棉花秸秆收获机等一系列新产品都是在那段时间集中研发成功的。2004年,这些新产品在市场上迅速站稳了脚跟,也把农哈哈拉出了亏损的泥潭。

有了新产品,不会卖也是枉然。于是,农哈哈又定了一条营销管理法则——“压工不压商”:机器卖出了,你盈利;机具卖不出去,我负责运回,预付款一分不少地退还。

回收的机器怎么办?二次销售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农机具的更新非常快,回收的机器一转眼就落后了。农哈哈选择了销毁熔铸,回收钢铁。农哈哈有一个熔铸车间,专门用来处理回收的机器。这个车间起到了节材、环保的重要作用,更打消了经销商的后顾之忧。

人才法则:

瞅准了,留住了

那是1998年。彼时,农哈哈在县里的名头已经越来越响,可县里不少机械类企业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很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开始主动到农哈哈来求职。

“当时县里戏称我们是‘水泊梁山’,只要有能耐,哪里来的‘好汉’都要。”农哈哈副总经理吴运涛说。

也是在那一年,吴运涛辞去了原单位技术科长的职务,到农哈哈当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在之前的企业,工资最多的一年总共也才5200元。”吴运涛回忆说,“到这儿后,别看只当了一个普通技术员,工资比之前涨了一倍还多。”

在农哈哈的科研室里,外地人比本地人要多得多。为了解决外地员工的生活困难,2006年,张焕民把厂区里的一部分办公室改造成了员工宿舍;2010年,又为员工在县城内买了20套房子。“除了安排住处,我们还鼓励、支持,甚至可以说‘撺掇’外地单身员工在深泽成家。”吴运涛笑着说。

30岁邢台女孩国莉辉就是这样被“撺掇”来的。那时候,她刚刚从农机学校毕业,来到深泽打工。“刚来的时候年轻,没想过将来走还是不走。”国莉辉笑谈,后来认识了老公,也是这里的技术员,“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事实上,农哈哈在吸引人才方面一直很有办法。比如,“高级人才抓聘用,中级人才抓引进,一般人才抓培训”,凭着这套用人机制,如今的农哈哈已经有科研人员238人,占员工的30%。

农哈哈对于每位科技人员的成果都非常重视,新成果一出现,公司都会讨论其可行性,如果足够高,会马上安排生产样机、试验效果。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自己的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这种成就感是最吸引人的。”吴运涛说。

这不,这种成就感也吸引了普通一线工人。

今年65岁的李怀亮刚进厂时,是一名车间工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的“能工巧匠”。因为李怀亮熟悉车间制造,又熟悉农活儿,新奇的想法也多,张焕民就鼓励他自己动手设计产品。当时,已经40多岁的李怀亮开始学习用电脑制作图纸,天天喊着“鼠标比钳子难摆弄”。可喊归喊,3个月的时间还不到,李怀亮已经能够独立操作专业软件进行设计。现在,已经退休的老李又被返聘回来,科研人员有了新想法,都爱先找老李聊聊。

“市场变化快,我们农机具也得跟上。当年的玉米播种机是三行播种机,现在新式的都达到八行了。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复式作业机具,争取让农机一次下地,多完成几项作业。未来,农机一次下地,施肥、耕地、播种、起陇一次完成。”谈起企业的未来,张焕民信心满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