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饱三顿饭,就到乐园转”
——安徽省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活跃一方文化
本报记者 文 晶

在国家级贫困村安徽省宿松县陈汉乡广福村,有一座热闹红火的农民文化乐园。从2013年动工建设起,就一直面向农民开放。这里,白天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晚上,村民三五成群聚集到乐园,参加跳广场舞、唱黄梅戏、娱乐健身等活动,载歌载舞、有说有笑,十分热闹。已经建成的乐园,总占地5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60平方米,严格按照省级农民文化乐园“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硬件设施标准建设。步入园内,映入眼帘的是简洁大方的舞台广场、宽敞明亮的礼堂、整洁美观的宣传墙、琳琅满目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的绿化带……这些景观与乐园里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的人群构成一幅和谐、美丽、宜居的山乡田园画卷。

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文化乐园之所以能“乐”起来,是因为一切都是村民自己说了算。这里从建设选址、建设规模、建筑风格、功能布局,到“墙上展什么、室内摆什么、群众看什么、进园干什么”,都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集思广益、谋定后动。

一位村民谈到妻子参加乐园活动,兴奋地说:“自从去乐园参加活动几个月来,她瘦了20多斤,身上的小毛病基本没有了,回家也不再板着个脸,还经常边干家务边哼着曲子,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更美满了。”

建成一个乐园、带动一片区域、活跃一方文化、幸福一批群众,本着这一目的,安徽省2013年启动了以“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一场指综合文体广场,两堂指讲堂、礼堂,三室指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四墙指礼堂四壁设置展览墙)为标准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2015年起,为落实“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安徽省将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定为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主攻方向,纳入财政资金专项保障,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支持示范点建设。目前,列入首批示范工程的239个示范点,按照“七个一”的建设标准,已有62个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144个年底前完成,33个2017年内完成。在完成中央“七个一”的建设标准前提下,安徽省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留守儿童活动室、妇女之家、村广播室等一并纳入,拓展服务功能。

为实现从“建起来”“转起来”到“乐起来”的跨越,安徽各地从建管用一体化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如农民文化乐园创意发源地六安市金寨县,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示范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配备1名专职、2名兼职管理人员。组建了各种文艺团体、协会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辅导服务,县乡两级对示范点运行及宣传文化员工作给予了适当补贴。安庆市宿松县通过规范管理、培育队伍、资金支持、艺术辅导等多种形式,为示范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地发展下去建立起长效机制。

为实现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衔接,安徽省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甚至“亲手做菜”。如六安市不少村组建了自己的歌唱队、广场舞表演队、乡风民俗展示队、乡村乐队等,培养了一批群众自己的“歌唱家”“舞蹈家”“音乐家”和“画家”,一些村甚至有自己的“西洋乐器”表演队。闲暇时,示范点里舞花船、跳花担等民俗表演此起彼伏,现代舞、广场舞轮番登场,传统民乐与西洋乐钟鼓齐鸣,十分热闹。即使不参与表演的群众,也能在读书、画画等活动中找到快乐。

“吃饱三顿饭,就到乐园转”,群众朴素的话语,体现出示范点的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