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之源育艺术常青
□ 姜天骄

☞ 文艺工作者要走进社会专业最基层,不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用生活之源育艺术常青,创作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像一阵清风,吹来了中国文艺界的朗朗晴空。

九次文代会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从“送欢乐下基层”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到文艺志愿服务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再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蔚然成风,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走进社会生活最基层,不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用生活之源育艺术常青,创作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播撒文化种子

还记得几年前,中国交响乐团刚开始帮助重庆市北斗村组建了农民管乐队时,很多人并不理解,认为只是走走过场。可是几年下来,乐团演奏家不仅一次次来到北斗村,还耐心讲解,悉心传授。如今,音乐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近两年,中国文联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两个有口皆碑的品牌,一个是“送欢乐下基层”,另一个就是文艺志愿服务。中国文联发挥全国文艺家协会的资源优势,在全国文联系统广泛开展了“到人民中去”“文艺进万家”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不断赋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新的内涵。

在井冈山、大别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区;在武警猎鹰突击队、海军辽宁舰、黑龙江佳木斯边防线等军营哨所;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汽集团、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建设工地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生产建设一线;在四川雅安、青海玉树等地震灾区;在武都、滦平、雷山、金寨等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蒙古阿尔山、新疆新源县、贵州黔南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家们顶烈日、冒风雪;当地军民喜相迎、笑开颜,这样的画面很美很动人。

自2014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国文联及其团体会员直接开展大型文艺志愿服务60多场次,参与人数1500多人次,直接服务基层群众80多万人。

艺术家们沉下心来播散文化的种子,不仅做到了“身入”,更做到了“心入”“情入”。不仅为人民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还在基层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追求中国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两年来,艺术家们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围绕创作优秀作品这一中心,中国文联及其团体会员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同推动文艺创作紧密结合,他们带着选题蹲点采风,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两年来,他们重新启动了“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追寻中国梦”主题文艺实践活动,围绕国家重大活动、重大战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根据从基层挖掘到的鲜活素材,创作了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凝聚中国力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通过这些活动,文艺工作者们无论从作品创作还是文艺素养等方面都收获了硕果。一些文艺家在心中发问:“文艺工作者怎样才算真正走到人民中,我们的作品怎么才能以人民为中心去观察,去体验,去创作?难道那一张张对欢歌笑语渴望的脸不该是我们创作的动力吗?那一个个淳朴真挚、善良正直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不该是我们创作的素材吗?”

“从平原走向青藏高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藏族同胞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我们有了在创作上从高原走向高峰的自信。文艺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不能闭门造车,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走出象牙塔,走出小圈子,融入大社会。”著名词作家化方的一席话道出了所有参加西藏采风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共同心声。

为实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最大化地为人民群众所享,中国文联加强了对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的宣传推介力度。2015年10月15日至2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文联以“向人民汇报”为题,集中组织包括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在内的6场成果汇报展演活动。

2016年10月,中国文联再次集中组织举办了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在内的4场成果汇报展演活动,集中反映和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加速培养人才

前不久,国家京剧院在赴广西指导当地戏剧院京剧团排演《红灯记》时了解到,广西戏剧院京剧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断层。通过交流,双方尝试制定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将央地院团艺术交流纳入常态工作。

常态化需要制度支持,为此中国文联制定下发了《中国文联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出台《中国文联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通过慰问演出、文艺支教、专业培训、辅导交流、结对帮扶等服务形式,建立起上下联动的文艺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

目前,中国文联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已经在有关省区市设立了40个文艺支教点、17个新农村少数民族少儿舞蹈课堂、28所摄影“曙光学校”、35所全国书法“兰亭学校”,翰墨薪传工程已经覆盖到12个省区市部分学校。全国县级以上文联成立各类文艺志愿服务团队达1800多支,队伍专业、规模宏大、覆盖面广的全国文艺志愿服务版图初步形成。

同时,中国文联还针对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年龄层次的文艺工作者,研究制订套餐式工作方案,尽力为艺术家提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有利条件。对长期深入基层、表现突出的文艺工作者,在成果展示、资金扶持、培养推介上优先安排。对于那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艺创作人才建立档案,打通各层级文艺创作人才成长成才的通道,持续关注其创作生活成长情况,根据需要及时予以扶持和帮助。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家永远的追求。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表示,接下来,中国文联将进一步研究探索符合艺术特点和新的时代条件的途径和办法,在“深入”和“扎根”上下功夫,在长期坚持上下功夫,扩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将最美的艺术成果奉献给人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