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15年前的衣服,用着部队转业时添置的家具,骑着一辆掉了漆的摩托,9年来,用心丈量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他就是陈晓磐,2005年调入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任指导员兼大袁警务室警长、大袁村党支部副书记。
他只是一个普通驻村民警,群众却说他是“保护伞”,孩子们叫他“陈爸爸”,他的事迹被豫剧《知心人》等广为传唱。他说,这都是群众“捧”出来的。
陈晓磐分包的警务室地处偏僻农村,辖内2813户居民如珍珠般散落在马沟河两岸,绵延30多平方公里。过去,马沟河经常泛滥,遇到雨雪天气无路可走;社情复杂,安全隐患多,各种矛盾长期沉积,连村干部都纷纷外出打工。
2008年,陈晓磐把家搬到了大袁村。他拿着工具修修补补,建起了“第一代”警务室;从访民情、察民意下手,召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统一思想,与大家一道挨家挨户走访。
80多岁的袁殿卿曾因宅基地纠纷非正常上访12年。陈晓磐了解后,与乡里屡次沟通,最终为他还了地、赔了钱,解开多年的心结。“我也想跟晓磐一起为群众做点事,才觉得没白活!”此后,袁殿卿坚持义务为警务室打扫卫生,管理村里的广播和大荧屏,成了“大管家”。
类似这样的上访积案,辖区共有40多起,陈晓磐不急不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就地取材开通了“农村大讲堂”,并建起独具特色的“警民联动调解工作室”。现在,村民有事都愿意静下心来“找晓磐聊聊”。
陈晓磐从“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等入手,积极打造微警务信息网和治安立体防控网,编写了《农村安全防范百句经》,引导群众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在群众的支持下,村里累计抓获嫌疑人100余人、化解纠纷3000多起、消除安全隐患2000多个。
多年的农村警务实践,让他形成了一套独到的“五步双网”工作法:“深接地气、巧解疙瘩、侦防案件、真帮困难、恪守规范”,“五步”蹚出鱼水情;“e+综合警务信息网、伞式治安立体防控网”,“双网”织就万民安。
过去,大袁村曾存在孝道滑坡、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陈晓磐知道,改变群众思想,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他与附近6个村的村委会一起,大力弘扬“孝道、科学、和谐”3种风气,组建了有300多名志愿者的学雷锋活动小组,深入学校、企业和村组;将道德观念写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在村里定时演出,宣扬正能量……
“以前,锁门睡觉都不踏实;现在,晚上门开着也不担心丢东西。”村民说,这都是晓磐的功劳。
如今,大袁村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零上访和零发案纪录,成为“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河南著名曲剧演员王琪对此深有体会:“我曾两次来大袁村演出:2007年,因为两句戏词没唱好,砖头瓦块瞬间飞上台;晚上怕侵扰失盗,演员得轮流站岗。2013年再来,发现治安环境、文明素质来了个大拐弯!”
陈晓磐说:“老百姓的工作是用心做出来的,老百姓的心是用情暖出来的。”他自制8000多枚“连心结”,正面印着“警民一家亲”,背面印有他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免费发放。2009年3月23日深夜,孕妇郭某出现临产征兆,当时,只有体弱多病的婆婆在场,她无奈拨打了“连心结”上的电话。陈晓磐立即将孕妇送到医院。次日早晨7点多,看到母女平安,他才放心地离开。
从此,“连心结”成了村民的“护身符”。不论深更半夜,刮风下雪,接到电话的陈晓磐总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有困难找晓磐,找了晓磐不作难。”村民们都说。
陈晓磐家住漯河市区,离辖区有2小时路程。每次休息回家,他都有意走土路,开摩托绕道辖区,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9年来,他骑坏了两辆摩托车。
7年前,陈晓磐捐资成立“陈晓磐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使村里200多名留守儿童多了一位“陈爸爸”。每年除夕,他都会将节省下来的钱分成红包,送给特困群众……“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传递的却是党的温暖。”很多人问他:“守在那个穷乡村,到底图个啥?”他回答:“我图的就是辖区的老少爷们把我当成自家人!”
由于长期骑摩托,陈晓磐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因为生活没有规律,一犯胃病就浑身直冒冷汗。2014年,他被迫住院治疗,村民们跑了几十里路,冒雨结队到医院探望。2009年,村里建设广场遇到资金缺口,陈晓磐带头捐款,村民踊跃积极,两天就捐了4万多元……
村民都说,陈晓磐这样的好警官,值得这么“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