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部分企业、社区、学校调研发现,许多公共阅报栏虽然建起来了,但却面临无人管理的尴尬境地:变色发黄的报纸长时间不换,大量广告、海报、通知覆盖其中,玻璃破碎、门锁锈迹斑斑……“阅报栏”变成了“月报栏”“季报栏”甚至是“年报栏”。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一是缺乏专人负责,由于没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阅报栏工作,订阅的报纸、杂志只能躺在办公室“睡大觉”,仅在应付检查时更换几期,到时间便当作废纸处理,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二是无处安放,部分阅报栏“缺胳膊断腿”,造成报纸无法更换。
要让阅报栏真正起到便民惠民的作用,重建更应重管。既需要多渠道增加维护阅报栏的资金投入,又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阅报栏常常“换新衣”。
首先,创新投入机制,解决阅报栏政策、资金投入难题。各地应认识到公共阅报栏是城市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将其纳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拿出专门资金扶持,以降低阅报栏日常运营成本。
其次,要明确相关单位的管理责任,制定全面的张贴、维护、管理和监督机制。应落实专人负责更新阅报栏内的报纸,对已破损的阅报栏要及时进行维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保洁人员定期对阅报栏橱窗进行清洁,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加便捷、惬意的读报环境。
再次,丰富阅报栏报纸种类及内容。除了中央、省、市党报外,部分阅报栏还可灵活张贴一些关于生活、健康、法制等不同类型的报纸,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导全社会形成读报用报的良好氛围。
(江西省大余县委 李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