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都相当漂亮。在销售数据屡创新高的背后,不能忽略的是“花呗”“白条”“任性付”使用比例的大幅攀升。来自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双11”全天完成支付10.5亿笔,其中“花呗”占比20%,撬动的交易总额达到224亿元,支付成功率为100%。
这类服务相当于给消费者多发了一张信用卡,可以先消费后还款,还有一定的免息期。与传统的银行发卡模式相比,虽然额度不高,但是胜在审批简单、门槛低。很多申请信用卡被拒绝的消费者,也有了信用消费的渠道。为了与银行竞争,电商平台们可是伤透了脑筋。分期免息、撕白条、送优惠券……花样翻新。不过,任性花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大约一个月之后,这些债都是要还的。而且一旦逾期,滞纳金是免不了的,甚至比银行要高出许多。
资产性负债和消费性负债是每个人生活中都要遇到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是资产性负债的典型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考虑到收入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因素,进行合理的甚至是适度超前的资产性负债,确实是改善生活水平的不二选择。因为即使个人生活中发生财务危机,资产也能够顺利变现。如果把资产增值的部分也加上,甚至有可能在财务危机过去之后获得一笔额外收益。
但是,这个案例并不能平移到消费领域。俗话说,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总是会发现:这月的白条又打多了,或者花着花着就超支了。月光族、高收入“负翁”的产生就与消费性负债直接相关。这是因为消费性负债不但不能带来任何收益,而且还有可能让消费者额外支付利息。
换句话说,为了资产负债虽然要支付利息,但是最终的效果是聚沙成塔;而为了消费负债虽然有免息期,但是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入不敷出。信用卡其实是消费性负债的典型代表,不少人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过程中,也会掉入这个陷阱。有的人不知不觉中被银行的销售人员推荐办了分期;有的人因为一时的资金紧张还款只还最低还款额和利息,信用额度恢复后又想继续消费。如果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分期消费最终的结果是:不仅没有省下钱,反而因为分期多花了不少钱,甚至支付了额外的利息。
回过头再看看各种电商购物节,在一定程度上是用“限时”和“低价”透支了未来的消费需求、激活了潜在的消费需求,但是这种透支和激活带有很强的冲动性。对消费者来说,只需看看在下个月收到账单之后的表情,就会明白一时激动的“剁手”到底值不值得了。
说到这里,其实每个人都应该重温一下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就个人客户而言,短期内用金融工具进行消费性负债,确实可以增强手头资金的流动性,甚至用免息的时间差获得投资收益。但是长期来看,消费性负债必须要有限度,要和自己的收入水平相吻合。不然,一旦买得太放肆,确实有可能像“双11”期间那张网络流行图所描述的一样:购物节前是千手观音,购物节后秒变维纳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