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州: 文化礼堂构筑城乡群众精神家园

2016年11月6日,温州市乐清县虹桥南岳社区,文化礼堂里传来铿锵的锣鼓声和悠扬的胡琴声,一名又一名越剧爱好者轮番上台表演,台下观众也随着曲调哼唱着。

“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能丢弃。我们通过文化礼堂建设,把一些古代文明、文化底蕴挖掘出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传承下去。”芙蓉镇前垟村民老郑欣慰地说。

2013年以来,温州紧紧围绕浙江省委关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部署要求,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坚持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相同步。截至2016年10月,全市已累计建成文化礼堂972个,数量居浙江省首位。

如今在温州各地,像南岳社区这样的文化礼堂“遍地开花”。形成了“农村为主、兼顾城市、拓展校企”的礼堂布局、“齐抓共管、资源共享、有效推进”的良好态势和“有人干事、正常运转、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由此,礼堂活动“月月有主题、天天有人气”。

今年初,温州市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又启动了文化礼堂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平台。目前,平台已有520多家政府机构、文艺团体、志愿组织入驻,提供服务项目630余个,合计3100余场,其中已成功点单2400余场,完成服务配送2200余场。

10月31日至11月1日,浙江省在温州召开文化礼堂工作推进会。温州市推出的文化礼堂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平台等9个工作案例入选全省文化礼堂操作手册,5个县(市、区)获评全省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

树立清新乡风民俗 与群众共建和谐家园

3年多来,温州市的文化礼堂依托已有的旧祠堂、旧厂房、老校舍、大会堂等,对原有公共建筑合理改造利用,通过挖掘、引入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等文化骨干队伍,根据群众自身需求组织一大批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把文明乡风播种进城乡群众的心田里,已然化身为温州城乡文化的一处处地标,将文明之风吹进了群众心田。

永嘉县珠岙村是“温州童装第一村”,全村有童装企业222家。现在,村里把一片又脏又臭的垃圾场进行清理改造,变成漂亮的仿古建筑,挂上文化礼堂的牌子,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好去处,村里的文化味越来越浓了。村干部说,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文化礼堂到村民讲坛,从公园绿地到村居村貌,温州各地农村气象焕然一新。村民们快乐劳作、和谐向上的精气神令人振奋。

以“文化”为通道,以“堂”为载体,以“礼”为核心,以文化人,以教育心,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村文化”和谐的综合体,其吸引力和凝聚力日见增强,乡村百姓赌博的少了,参与阅读、跳舞、吹拉弹唱、看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次数多了,精神生活也有了更多寄托,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如今,温州各地还通过组织社团、文化志愿者等,把文艺文化、教育培训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等活动都放在文化礼堂进行。让农民基层群众在文化礼堂“身有所憩”“心有所寄”,营造出浓厚的向上向善力量,在城乡刮起文明新风。

让活动留住人,更让活动留住心。今年以来,在温高校的1036个班级与全市184个乡镇(街道)755个村(社区)进行了挂钩结对,5万多大学生们走进礼堂,为村民们带来类型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深受百姓喜爱。

寓新风尚于优秀传统 传薪民族文化精髓

10月10日晚,在苍南县河底高村民大合唱《弘德振扬颂歌》的歌声中,河底高孝心村授牌仪式暨民间道德奖颁奖晚会在河底高村文化礼堂徐徐拉开帷幕。

河底高村在2015年2月启动了全县首个“孝心村”创建,通过倡导“以孝治村,以和养心”的理念,营造全村孝文化环境氛围。村里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建成“孝心课堂”、“道德讲堂”,并通过举办送春联、捣年糕、温馨五月“母亲节”、“梦回汉唐开笔启蒙”启蒙礼等一系列活动,以点带面,在引领河底高村变富的同时,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河底高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更上一个台阶。

永嘉县苍坡村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几年,村里大力整治环境,弘扬永嘉文化,建起了文化礼堂,以及多个颇具特色的文化展馆。沿着村里小路漫步,就能看到永嘉学派义学祠、昆曲馆、象棋馆,还有全国一流画家林曦明、赵瑞椿、夏蕙瑛的作品展馆……这座古村注入了文化灵魂后,生机勃勃,成为苍坡村民的文化家园。

一位来此参观的学者感慨:“苍坡文化礼堂既有永嘉学派义学祠等乡土味浓的内容,又有当代中国一流画家的作品陈列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融合创新。”

精准对接提升服务 让文化礼堂插上翅膀

温州瓯海南湖文化礼堂的工作人员老张,最近常常拿着手机“指指点点”,“看‘温州文化礼堂’微信号上的‘供需平台’,有了这个‘你点我送’平台,想看啥就点啥。”在老张的“指点”下,前不久,南湖文化礼堂按自己需求邀请了瓯海泉川艺社、瓯海木偶社团分别在礼堂内开展文艺表演和青少年培训,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老张笑着说:“平台上,留言点赞的好多。”

文化礼堂建设3年多来,温州市县两级都有不同部门开展各种类型的送服务进基层活动。为了让温州城乡居民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选择精神食粮,温州文化礼堂服务项目供需平台应运而生。这个平台依托全市972个文化礼堂,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文化礼堂服务项目的供需对接,着重在提升送服务进基层的便捷性、精准性和群众的欢迎度、受惠度上下功夫,在微信公众号“温州文化礼堂”、温州文化礼堂网站、温州日报电子阅报屏、温州电信ITV电视等都设置了服务端口,实现“一个平台,手机屏、电脑屏、阅报屏、电视屏四屏联动”,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操作;并且将市、县、乡、村四级资源整合成一张“大菜单”,统一纳入该平台进行点单送服务。目前,该平台已设8个类别服务项目资源库,涵盖时政宣讲、文艺活动、医疗服务、农技知识普及等多种服务活动;形成了温州“新青年下乡”、鹿城区“瓯越名师坊”、龙湾区“布谷鸟”工程、泰顺县“周末故事会”、苍南“渔鼓宣讲”等品牌项目,将各类服务精准送进寻常百姓家。

从“文化乐园”到“精神家园”、从聚集人气到凝聚人心、从培育传统文化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提升,温州文化礼堂不仅是农村社区的一项民心工程、实绩工程,而且通过“新青年下乡”活动常态化开展,也让高校学生在为群众“贴身”服务接力中练就了真本领。与此同时,温州市将互联网应用作为文化礼堂智慧化、信息化、时尚化建设的突破口,搭建文化礼堂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平台,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温州文化礼堂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平台以群众满意度、关注度为指向,推动各个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提高服务力。同时,又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对群众粘性差、评价低的项目,及时告知调整,对群众欢迎、点单火爆的项目,及时沟通增设,真正将群众的“需”与政府的“送”精准匹配,使文化礼堂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构建社会文明的精神家园。

·广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