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识反哺 填平家庭数字鸿沟
□ 陈 静

☞ 从多位“小老师”的经验来看,互联网“扫盲”,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

☞ 填平家庭中的“数字鸿沟”,不仅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还在打破着代际隔阂

你的父母玩微信吗?会网购吗?能用打车软件叫车,用12306买火车票吗?再上一代呢?随着数字生活日渐渗透进每一个角落,“数字鸿沟”不止出现在城乡、东西部之间,也出现在一个家庭中的“低头族”和“银发族”之间。

日前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仅有5.0%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1%,城镇低龄老年人经常上网的比例也只有12.7%。即使有机会接触网络,武汉大学发布的一份《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情况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约33.3%的老人常在上网时遇到困难,偶尔遇到困难的占51.7%,两者相加也超过八成。

网络带给老年人什么样的变化?“银发族”触网为什么难?年青一代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知识反哺?

没被时代落下

“这个月我要出两趟门,都是因为网络促成的。”河北省石家庄市66岁的退休公务员陈秋平难掩语气中的兴奋。“我当了20多年兵,战友在全国各地,因为有了微信群,好多多年失去联系的战友都联系上了。大家相约10月中旬一起在北京聚会,下旬我还要和另一拨战友回过去在陕西的部队大院看看。”和女儿一样,现在陈秋平走到哪里,也先问WiFi密码。

以微信、手机QQ、微博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应用改变了不少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方式,让已经退休的他们有了更大的交际圈子。对另一些老年人来说,移动互联网则成了最好的生活助手。四川省成都市65岁的退休教师吴舒珍曾经站在超市收款台旁边,让女儿用电话“遥控”她装上了支付宝钱包,“不服气啰,怎么人家拿手机付就能‘满88减50’”。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今年“双11”前,吴阿姨的淘宝购物车里已经“装”上了2000多元钱的商品。“我还把价钱都抄在本子上了,看看到时候哪些真打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坦言:“过去老年人上网是赶时髦,而现在不接触网络,生活就会有很多不便。”

填平家庭中的“数字鸿沟”,不仅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还在打破着代际隔阂。上海一家手机游戏公司的策划乔磊正是受益者,“去年给我爸妈买的智能手机是我这辈子买的最对的东西!父母都退休了,平时没什么机会接触年轻人。现在我爸迷上了在微博上刷新闻,还给我妈看网友们的评论,自己有时候还和人家辩论。网络交流都是平等的,他们也终于慢慢了解,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主流的价值观。至少我妈现在不使劲儿催着我结婚了!”乔磊大笑起来。

“学会上网,不止开阔眼界、方便生活、调整心态,更重要的是,你会觉得自己还在跟着大部分人一起了解、接受和适应新变化,你没有被这个时代远远地落下。”吴舒珍颇为感慨。

“扫盲”的法宝

网络对老年人生活和心态的巨大改变显而易见,但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跨过这道坎?从多位“小老师”的经验来看,互联网“扫盲”,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

“教父母简直像是教小朋友,他们不像我们从电脑过渡到手机,而是从一片空白学起。”乔磊表示,在他看来,老年人对“触网”的畏难情绪其实更是对数字生活的各种“心里没底”。“比如我妈一开始老觉得智能手机会被她玩坏了,我就特意当着她给自己的手机恢复了一次出厂设置,告诉她就算应用或者系统出了问题,大不了恢复一下。”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担任网络工程师的岳小龙则表示,他的诀窍是不断鼓励。“我父母拿微信给朋友们传个照片,或者在点评网上结个账,我都会夸奖半天他们‘特别厉害’‘比年轻人还会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才更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他还告诉记者,教父母上网一定不能怕麻烦,“我父母在外地,我就把包括登录WiFi、网购、添加微信好友之类的常用操作,都在本子上写了流程。有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操作,我就让他们打开视频,看着他们的手机一步一步远程指挥。”

不过,对于低龄老年人来说,掌握上网技巧相对容易,而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则还要面对诸如看不清、听不见等生理“门槛”。“所以在手机上也要做一些方便他们的设置。幸好现在的国产安卓手机大部分都有一个简单模式,进入这个模式,字号和声音都会变大,常用应用会变成一个个卡片,特别直观。”33岁的上海公司职员马小曼说,就是靠着这个模式,她甚至把89岁的奶奶拖进了亲戚们的手机QQ群。“奶奶不会打字,但是能发语音,每天都和我们聊几句。”

和功能机时代的“老人机”一样,老年人市场同样也引起智能手机厂商的兴趣。以老年人智能手机作为自己创业项目的彩石手机CEO江育智坦言,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细分市场被视为新的蓝海。“但老人智能机不能想当然,要真正考虑他们的需求。”江育智表示,他们曾计划在手机上做SOS紧急呼救按钮,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真正出现紧急情况的老人要么无力去操作紧急呼救,要么根本就没想到去用这个紧急呼救,而是直接打电话或者喊人。

在子女的知识反哺和终端厂商的研发之外,专家们也认为,提升老年人的上网技能,还需要社会的多方面合力。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建议,老年人适应互联网生活应从“退前教育”开始。相关部门应该对退休职工进行互联网新技能的培训,以便职工退休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社区街道、图书馆、社会组织等针对老年人开设知识课堂,教老年人如何使用互联网。“老年大学、社区教育试验区、老年类期刊和报纸,这些都可以成为帮助老年人获取互联网应用知识与技能的途径。”

过好安全这一关

“好不容易教会父母用微信,紧接着伪科学、谣言和心灵鸡汤就来了。‘今年二月属虎的有一难’‘虾蟹类忌与水果同吃’‘智慧女人语录’,每天给你发好几条;好不容易教会父母去网购,接下来就更担心了,误上了钓鱼网站怎么办?信息泄露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这真是走过一山又一山。”岳小龙的话代表了不少年青一代的心声。

对于老一辈在网络信息大潮中的“迷失”,知乎网友“断桥”在其专栏“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中分析说,“他们经历过长期的信息匮乏,因此对各类能消磨时间的故事津津有味,并不介意是否编造,对无效信息有着更大的容忍程度。更重要的是,老一辈严重缺乏对网络舆论的了解,不知道信息的制造者是谁,目的是什么,常见手段又是什么。”

“最有效的方式恐怕是,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更有效率的获取有效信息的方式,至少可以隔一段时间就给他们清理一下他们关注的奇奇怪怪的公众账号,再给他们关注一些靠点谱的公众号。比如我就给我爸关注了‘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还给他装了知乎的APP,感觉现在清净多了。”马小曼表示。

而网络安全的威胁则更加危险。据广州警方最新统计,中老年人(45岁以上)遭遇电话诈骗的案件占电话诈骗总发案数的六成,《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60岁以上老人在遭遇网络诈骗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比例高达34.08%。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洪京一表示:“老年人安全事件处理能力和对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急需提升。”

互联网安全厂商360安全专家万仁国认为,老年人群体虽然阅历丰富,但相比年轻时候,与社会接触的频率和机会大大降低,思维不再敏锐,防骗意识下降。年青一代要和老一辈人多联系,时刻了解动态,给老年人普及这样的观念,“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汇款”。此外,他还建议,给老年人安装手机安全管理软件也可以帮助用户最大限度避免电信诈骗的危害。“主流安全管理软件基本都可以自动识别电话号码是否为诈骗电话,并根据需要拦截,老人便可以对陌生来电有提前判断和预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