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水上漂” 乐享安居梦
——安徽省“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 文 晶
右上图 铜陵市郊区民福家园小区集中了270套房源用于渔民上岸安置。 童 住摄

左图 无为县牛埠渔民新村。 沈 住摄

他们是困难群体中特殊的一群人,常年漂泊水上,打渔为生;没有住房,没有耕地,文化程度有限;随着渔业资源的短缺,流域禁渔期的延长,生活日渐艰难。安徽省将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任务,并在全国率先完成,使近两万户渔民从此告别风雨飘摇的水上生活,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10月26日,在安徽省铜陵市民福家园小区,记者见到了75岁的老渔民金山。老金自从去年5月搬进民福家园后,就再也没有出去打鱼了。一边看着电视,老金一边跟记者唠着家常:“过去常年漂在水上,烧火从柴到煤再到煤气罐,都要靠扛,现在多好,自来水、煤气,手一拧,就都有了!还有电视看,没事的时候我就去活动中心打打牌!老辈给我取名金山,就是希望我将来能过上好日子,现在,好日子真给盼来了!”

2014年,安徽省将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任务,围绕“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目标,按照“政策引导、渔民自愿、因地制宜、促进发展”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渔民上岸安居,截至2015年12月底,全部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任务,19419户、6.6万渔民彻底告别“风雨飘摇的船上之家”,正在实现上岸安居乐业的梦想。

实现居者有其屋

安徽省跨长江、淮河中下游,是内陆水产大省、水面大省。全省渔民70多万人,其中无耕地无住房无宅基地的以船为家的渔民有19419户、6.6万人,安置任务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但渔民的人均收入仅3050元,不足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是典型的特困群体。

这近2万户渔民要上岸安居,最大的难处就是要有房子。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把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重点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先后印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解决以船为家渔民上岸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农业、国土等部门制定了《安徽省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省国土厅专门安排了3200亩渔民新村建设用地指标。各相关市、县(市、区)将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采取工作人员包户、包人、包船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实施。

安置方式合民心

在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过程中,政府一切都以渔民意愿为核心,安置方式多种多样。

记者所到的铜陵市郊区大通镇民福家园,集中了270套房源用于渔民上岸安置。铜陵市郊区区长张琼给记者举了一个实例:低保户杨翠霞,94栋403室,安置面积65平方米。依据市物价局、市住建委核定的全产权商品房每平方米2100元的成本价,共计13.65万元。渔户以每平方米1450元的基准价加楼层差价,杨翠霞购房款一共是9.932万元,扣除专项补助4万元,实际购房款为5.932万元。

各地都对照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安置方案,对上岸渔民采取纳入保障房、集中建设渔民新村、购买商品房和农村闲置房、自建房等多种方式进行安置。财政补助方面,在中央安排安徽省户均新建2万元、修缮0.75万元专项资金补助的基础上,省财政于2014年4月按照户均1.05万元的标准,一次下达23161万元省级补助资金。相关市在中央、省的标准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又配套增加了补助资金。中央、省级、市县各级补助资金全省共8.05亿元,有力保障了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落实。

为了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各地广开思路,芜湖市采取民用住家船评估价冲抵购房款等方式进行安置,进一步减少了渔户负担;全椒县让渔民先行入住,扣除补贴资金后仍交不齐房屋差价的,政府先行为其办理渔户与政府共有房屋产权,待渔户经济条件好转,交齐房屋差价后,再办理渔户个人产权。据了解,全椒县91户渔民安置房中,有89户办理了共有产权。

争取保障全覆盖

“在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过程中,我们注重统筹推进渔民户籍、就业、教育、医保、低保、养老及生活困难救助六个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努力让渔民安心上岸。”安徽省住建厅村镇规划与建设处副处长卢立新告诉记者。

在芜湖市无为县,记者见到渔民企业家林德新,他上岸早,创了业,成立了无为县农兴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从事粮食收储烘干业务。全公司160多人,有145人都是曾经的渔民。在这里上班,淡季月工资5000多元,旺季可以拿到10000元出头。“我是渔民出身,了解渔民的辛苦,觉得自己对渔民兄弟有一份责任。凡是政府介绍来我这里就业的,我能收都收!”

为使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得来、住得下、能发展”,安徽省各地积极转变渔民生产方式,把解决渔民再就业和创业作为头等大事。池州市引导各县区在渔民集中、靠近县城或集镇区域,建设水产品专业市场,将渔民上岸与发展乡村旅游、水产品加工养殖等有机结合;滁州市为上岸渔民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加强渔民就业培训,支持渔民从事休闲渔业、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实现渔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全面改善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铜陵市利用现有的产业园区,为愿意转业的渔民提供合适的工种,并根据渔民意愿提供菜单式培训。

同住在民福家园小区的杨从兵,是个年轻的渔民,他家75平方米的新房被妻子布置得温馨舒适。他说:“那时家里穷,一年到头漂来荡去,我们兄妹5个,只有我念了两年书。早就想上岸了,不能让下一代再吃没文化的苦。”社区副主任张家保告诉记者,社区附近有陵江小学,孩子上学根本不用愁。

在推进渔民上岸安居过程中,公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共为312人解决了户籍问题,破解了“黑户”难题;教育部门新接纳适龄儿童入学,破解了“上学难”问题。各地在渔民新村选址上,注重将新村优先建在城镇郊区,统筹使用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对难以达到统筹效果的,积极完善渔民新村相关设施,方便渔民生活。部分县(市、区)甚至为渔民办理了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的渔民每月可领到1000多元,极大地提高、保障了渔民生活。老渔民金山告诉记者:“政府给办了低保,我们老两口每个月有900多元,省着点,够用了!政府为我们渔民已经做得很周到了!”

2014年5月,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的李锦斌在加快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电视电话会议上曾经谈道,着力解决这部分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早日安居乐业,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这个问题不解决,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就不算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实际成效。

截止到2015年底,经进一步核实并报请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进行指标核减,安徽省已经全部完成了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渔户19419户,在时间和任务总量上位居全国前列,并于今年3月中旬完成了省级验收,目前正在申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组织的国家验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