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艺术诠释时代旋律

苏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早在2006年之前,苏绣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苏绣代表性的传承人,我从一开始就不甘心只做手工作坊。通过10年的尝试,我把各种针法融会贯通,完成了传统技艺的传承。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苏绣艺术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别的从业者纷纷开起了“夫妻店”的时候,我却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全身心投入到苏绣的传承和创新上。

今天,苏绣的传承可以说是步入了新的时代。尤其是在题材上,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用苏绣艺术来诠释时代宏大的主题,也成为我们的理想。

业内人都知道,苏绣传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创新。曾经的苏绣题材,局限于动物花鸟,乏善可陈。从2000年至今,我们陆续创作了反映56个民族大团结的《我爱中华》、为祖国60周年国庆献礼的《江山如此多娇》、反映“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拥抱时代的主旋律作品,挖掘作品的深层次艺术境界,诠释了苏绣的价值和艺术地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希望在让艺术走进高雅殿堂的同时,也能开发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衍生产品,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靠我们单打独斗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政府的扶持,希望国家能将我们纳入到创意文化产业的范畴加以推动。同时,也需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的积极参与,来共同培育和弘扬苏绣艺术和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

(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创办人 姚建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