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年获奖人成果61%领先国际——
何梁何利奖见证哪些中国速度
本报记者 董碧娟
2016年度何梁何利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为52岁,较去年降低5岁,整体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本报记者 董碧娟摄。

“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中国的奖励基金,奖励中国的杰出科技工作者”——1994年3月30日,带着这样的心愿,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何梁何利基金。22年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以公正性和权威性著称,在我国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10月21日,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5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5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经专家分析评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获奖科学家的成果中61%已居于领先水平。最新揭榜的何梁何利奖究竟见证了哪些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

速度一:

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当时,我甚至没有想到在清华的科研工作能够进展得如此顺利。我们在攻坚剪接体及阿尔兹海默症相关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中,取得了远超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巅峰时期的一系列突破。在此过程中,一批青年学生得到了良好训练,成为我国未来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后备军。”在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颁奖仪式上,49岁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如是说。

施一公在海外学习工作18年,谢绝美国著名高等学校的诱人职位和优厚待遇,毅然全职回国工作。他率领年轻的创新团队,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理,剪接体的结构、组装与催化机理等当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阐明了膜蛋白和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机理。其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内外学界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他和团队的杰出科学成就,使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介绍,除了“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得主的卓越成就外,获奖人员在多个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非线性最优化计算方法得到国际公认;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使我国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中生代鸟类研究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彰显国际领先地位;超分子体系构筑、调控与功能转化,对国际分子组装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病原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国际上最完善的中国及世界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国际上唯一的家猪嵌合研究群体为家猪育种提供了平台……所有这些,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速度二:

新一代电子信息成果革新产业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研究员获得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电子信息技术奖)。作为我国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攻克了制约我国工业自动化系统发展的系列关键技术,主持开发的现场总线芯片,改变了我国仪表行业长期无“芯”的局面。他参与制定了IEC 61508工业以太网国际标准,为我国在工业自动化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取得话语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领导团队开发的工业通信芯片、智能仪表模块、网络化控制系统,不仅支持了多家仪表企业通过了国际认证,还为我国仪表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在国内率先开展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一种灵活可扩展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主持研制了国内最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区域网络系统。他提出一种结构无关的快速容灾恢复理论及实现方法,大幅降低容灾成本并实现灾后即时恢复;提出一种基于社区/群组概念的云存储系统及数据共享机制,提高了云存储的易用性。这些存储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推进了网络存储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发展和应用,也迫使国外存储产品的价格下降。

“此外,此次获奖人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信号控制系统取得的杰出成果,解决了复杂电磁兼容和信号识别等关键技术难题,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有力保障了列车安全运行。”朱丽兰介绍。

速度三:

医学药学领域新成果加速涌现

“从106名被提名人中脱颖而出的7名获奖科学家是我国医药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朱丽兰介绍,他们在肝胆移植、干细胞治疗、脊柱外科手术、精准诊断、肿瘤精准防治、糖尿病预警诊断等方面获得多项国际认可的优秀技术成果,既有高水准的医学基础研究,又有破解临床难题的新技术新方法。另外,现代药物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体系等成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卓著。

多年前,一位与患者配型吻合的供髓者在手术前最后一刻因恐惧拒绝抽髓,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医生果断决定抽取其外周血进行干细胞移植。这种方法供者几乎没有痛苦,易于接受,但在国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没有先例。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患者最终康复出院。这位果断的医生便是获得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虎。他实现的这一白血病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现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首选方法。30多年来,他带领全科成功开展了4000余例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和1000余例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教授樊嘉荣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他针对肝癌门静脉癌栓这一生存期仅有3至4个月的世界性难题,首创了新型综合治疗模式,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26.8%。他主刀完成全球首例“废弃”肝移植、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等,提出适合中国的“复旦标准”,较国际通用的“米兰标准”拓宽了肝癌肝移植适应症。

速度四:

民生科技创新力克难题惠万家

有一个小麦品种,占据着全国十分之一的小麦产区,全国每8个馒头中便有1个来自它。它便是由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培育的高产优质广适型小麦品种“矮抗58”。目前,“矮抗58”已累计推广2.6亿亩,增产小麦119.1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200多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矮抗58”不仅是好品种,而且是好亲本,现有80多个单位将其作为亲本重点利用,育成国审品种8个,省审品种16个,显著促进了我国小麦遗传改良工作。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成果,让茹振钢获得了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农学奖)。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还没有自主开发的免疫学技术诊断禽流感病毒商品化试剂盒。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金梅林带领团队加速攻关,成功研究出系列快速抗原及抗体检测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商品化试剂盒,解决试剂盒大规模制备中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产业化开发及推广应用。金梅林在重要病原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对病毒入侵、复制模式及分子机制的科学发现,有效解决了家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难题。她研发的新型疫苗和检测试剂盒,在30个省市区应用推广,有效预防了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同时降低了病原向人传播的风险。这些创新成果让她获得了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农学奖)。

速度五:

深地深海资源勘察展现广阔前景

2015年12月29日,中国石化宣布,国内第一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建成50亿立方产能。这意味着每年可为我国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500万棵、近4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并可减排二氧化硫15万吨、氮氧化物近5万吨。这个在我国能源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气田,正是在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创建的“二元富集”理论指导下发现的。2000年以来,郭旭升和团队持续攻关,发现了涪陵、元坝、普光等6个大中型气田,带来了四川盆地新一轮天然气发现和储量增长的高峰。郭旭升也因此获得了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姜伟是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得主之一。他发明了循环通道和承载结构双约束条件的海上钻井隔水管下深设计方法和控制技术,使深水钻井导管入泥深度的控制精度比现行国际标准精度提高20%,使我国成为全球在深水领域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他发明的海上化学驱油高效配置技术装置,与国内外陆上油田相比,重量减轻80%,面积减少86%,溶解效率提高67%。

“此外,在节能降耗环保领域,获奖人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装置等关键技术取得多项突破,产品物耗、能耗、成本、减排、环保指标已经达到和优于国际先进的同类技术。”朱丽兰介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