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现代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红”成不了“舌尖”传奇
牛 瑾

最近,靠着“开奔驰送煎饼”等炒作博得眼球,获得上亿元融资、12亿元估值的黄太吉开始撤店了。由于消息持续发酵,其创始人赫畅不得不发文回应,算是证实了传闻。

黄太吉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其顶着“互联网餐饮鼻祖”光环而承载了太高期望值。偏偏,实际发展与预期出入太大,加之其“小伙伴”雕爷牛腩也开始沉寂。于是,剖析“病例”也就有了临床意义。就像赫畅说的,“没有低谷,哪有巅峰”,不找出跌入低谷的原因,如何才能重返巅峰?

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是管理经验不足,也有人认为是运营成本过高。没错,这些都是黄太吉“成长中的烦恼”,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炒概念完全压倒了做产品。

“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人们没做过的事情。”赫畅是这么说的,黄太吉也是如此做的,过于依赖营销手段,创业团队没有把重点放到产品上,而是喜欢制造各种“出人意料”,以满足消费者猎奇心理。一句话,黄太吉是“厨子外表网红心”;然而,光靠“网红”秀,成不了“舌尖”上的传奇。

虽然定位为互联网公司,但无论早期卖煎饼还是如今做外卖,黄太吉的落脚点都是餐饮。既然是餐饮,就有其要坚守的底线——味道。的确,好吃不一定重要,但不好吃就很重要了。当大多数消费者给予差评的时候,就很能说明问题。或许,它并不是真的不好吃。只是消费者的“胃口”被火爆的营销吊得过高,而煎饼质朴的口感难以产生超预期的惊艳感,才让消费者失望大于期望。于是,短时间内积累的流量无法升级为回头客的常量,黄太吉号称互联网思维的创意服务也就让不佳的口感给掩埋了。

无论什么时代,说到底,产品都是一切商业模式的基石,在此基础上的互联网思维方能锦上添花。具体到餐饮业,互联网思维不能当“饭”吃,消费者可以被营销手段吸引一次两次,却总有厌倦的时候。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在好吃的基础上,再提供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服务,比如,极致店内体验、互动式营销等,由此产生用户黏性。

4年内,黄太吉的模式几经更换,从第一家互联网煎饼果子品牌,到建立互联网餐饮品牌矩阵,再到转型O2O平台。转来转去,似乎还没有摸着门道,依旧还是懂互联网而不太懂餐饮的那家企业。也许,黄太吉不妨向那位专注做葱油饼30年、惊动BBC的上海滩老伯取取经,才能感悟“舌尖”之道。

好在,终场哨还没有吹响,一切都还来得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