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是在1997年,那时主要是利用广交会这个平台,了解国际市场的状况。形象地说,就是想把头伸出去,看一看窗外的世界。”近日,浙江温州康奈集团副总裁周津淼这样描述他的参会“经验”。
1997年,康奈集团首次参加广交会。“当时参展的摊位很小,有的时候只有一个甚至半个。”周津淼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结果一上广交会,火了!参观咨询的人摩肩接踵,洽谈业务的人排成长龙。于是,康奈当即决定成立自己的国际贸易部,一炮打响。1997年,康奈年销售收入约1.5亿多元。仅仅3年后,企业出口额已达1000万美元。
作为一个广交会的“老人”,周津淼告诉记者,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可谓是广交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广交会已经不是国内企业拿订单的唯一渠道,“走出去”参加国外展览会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广交会自身功能也在动态调整,企业也在重新定位广交会的功能。“2005年,康奈进入广交会‘品牌展位’。这一展区非常抢眼,外商洽谈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周津淼说。
记者了解到,在第118届广交会上,品牌展区成交额81.1亿美元,同比增长6.1%,占总成交额的31.9%,整个118届广交会成交额为270亿美元,比2014年的秋交会下降了7.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品牌展区在广交会中的重要性,对国外参展商非常有吸引力。”周津淼说。
如今,广交会已成为企业展示品牌、展示产品研发能力、展示新款式新产品的重要舞台。这一变化也体现了当前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周津淼告诉记者:“过去康奈做外贸更多的是代工,主要是拼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这几年,企业自主设计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有时候外商甚至是在‘抢购’。”
在第120届广交会上,康奈一口气推出了400多个新款式,都是根据国际新流行趋势设计的。据介绍,这些款式精确瞄准欧美、日本等一些高端客户,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服务。
周津淼说,从与广交会结缘的20多年里,广交会的功能更为齐备,定位更加精准,服务更加到位,为许许多多像康奈一样的企业,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和舞台。“可以说,广交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