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东莞:“活化”古祠堂
本报记者 庞彩霞
东莞莫氏祠堂开辟了流动图书馆,定期更换新书,村民们可以享受东莞图书馆的海量馆藏。本报记者 庞彩霞摄

河水环绕、杨柳依依,坐落在广东东莞市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座古祠堂,正逐渐被“活化”为一处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作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祠堂在历史上承担着维系家族情感、传播地区文化的重要作用。而在新时期,东莞市正赋予祠堂新的功能与意义。

“双飞燕杨柳风轻如杏雨,流水画桥西,山外红楼倚……”从东莞市麻涌镇莫氏祠堂里传出一阵阵悠扬的粤曲声,86岁的莫叔和20多名粤曲迷,正利用闲暇时间在祠堂里弹唱。

据介绍,莫氏祠堂是东莞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2011年被东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麻涌镇修缮祠堂、凉棚等传统建筑空间,将其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选取粤曲等地方特色浓厚、认同度高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推广,不仅让老祠堂焕发出了新活力,也增进了群众对于家乡的感情。

“我每天傍晚都来祠堂和老伙计们唱唱戏,每周末还搞场演出,老中青三代人都喜欢来听。”65岁的居民莫萧敏兴奋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作为“古梅月韵”文化品牌系列活动的主戏台,莫氏祠堂还吸引了国乐演奏家方锦龙、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倪惠英和梁耀安等名家登台献艺。

已有843年历史的黎氏大宗祠坐落于中堂镇,也成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地。据悉,黎氏大宗祠从始建至今共经过7次维修,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修缮后基本维持了祠堂的原貌,保留了明、清、民国时期的风格特点。“钦旌德本”“文章御史”“忠孝堂”……一块块体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牌匾让人肃然起敬。

在祠堂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编写村志的黎炳铿。74岁的黎老退休前是潢涌小学的校长,自2004年起,他每天都准时来祠堂“上班”,收集整理村里的房谱、家谱和族谱,编写村志。“修订村志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黎炳铿拿起63万字的《潢涌村志》说,编写村志花费了5年的时间,其间要走访、调查、开座谈会,“虽然辛苦,却让我感到充实和欣慰”。

为了传承当地历史文化,潢涌村委会前些年在祠堂内办起了潢涌历史展览馆,辟为德育教育基地。此后,每年都有不少学校、幼儿园、企业、团体组队前来参观,开展“传承家乡传统文化,争当德本少年”等主题活动。

作为茶山镇南社村最大的祠堂,三进三开间的谢氏大宗祠建筑极为讲究。一进祠堂,门厅屋顶上雕有鳌鱼和各式人物的琉璃正脊诉说着谢氏家族昔日的繁荣。大宗祠内史料丰富,楹联精彩工整,两侧门廊上挂满了名人诗作与画作,已变身为名人文化展览馆。近年来,当地利用丰富的祠堂资源,通过提炼融入本村的孝德、长寿、楹联等特色文化,以泥塑、展架、牌匾、条幅等形式进行布置装饰。

如今,南社古村内的宗祠已开发出不少新功能:念庵公祠变身老人活动中心;东园公祠变身楹联馆;应洛公祠变身为美术教育基地;晚节公祠则成了艺术馆……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东莞)创研基地副主任李翠薇认为,“南社模式”通过“成片保护、兼顾分类”的方法,“活化”了一批岭南传统建筑,使之成为文化特色展馆,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建设双发展。

事实上,这些只是东莞加强文化名城建设、保护文物资源的缩影。近年来,东莞投入4000多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补助纳入文物范畴的祠堂建筑修缮以及利用其开展村史展览、粤曲私伙局、非遗展示及书画艺术创作等活动,使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传播平台,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据统计,目前东莞利用文物类祠堂建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达112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