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会宁:会师圣地舞动“三色”产业
本报采访组

来到甘肃省会宁县,听不完的是这里的红色民歌和长征故事。

“当年,红一方面军一部就是从会师门进入会宁县,为迎接三大主力会师做好了准备。”站在会宁会师旧址广场,讲解员杨慧敏说,历经风雨,这座原建于明代的建筑依旧保存完好。

在会宁,水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仍较大,加之发展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少,城乡基础设施薄弱。脱贫致富奔小康一直是会宁县多年来努力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会宁县将着力形成红色旅游基地、金色教育基地、绿色产业基地“三大优势支撑”,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探寻“红色、金色、绿色”这三色也是我们这次采访的主线。

会宁是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近年来,会宁县突出红色旅游内涵,完成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改造提升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2015年共接待游客2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5.2亿元。

贫瘠的黄土地并不能阻断会宁儿女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这里自古崇文修德、尊师重教。据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向全国输送大中专学生10万余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1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的5500多人,状元村、状元户持续涌现。在会宁,一个农民家庭走出“双博士”“三博士”不足为奇。这里铸就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形成了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宏大教育体系的会宁教育现象。

“借助精准扶贫好政策,我养了5头母牛。等有了经验,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会宁县中川镇中川村村民马尚元带记者参观了他新建的牛棚。他说,家里还建了一排平房供离家远的上学娃租住,再加上地里的全膜玉米收成,钱袋子一年就能鼓起来。

“守住一头子,还要多做几样子。”这些年,会宁县持续打造“1+N”产业增收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如今,全膜种植、牛羊养殖、劳务输出、蔬菜种植、红色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会宁县的生产生活搞得红红火火。

会宁十年九旱,今年尤其旱。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夏收时节,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很多抗旱农作物都吃不消。但旱情并没有给中川镇高庙村的蔬菜大棚造成多大影响。

出会宁县城15公里,就来到中川镇高庙村,这里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里面种满了辣椒、芹菜、油菜、菠菜等蔬菜。近年来,蔬菜大棚成了村民的“摇钱树”,还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露天蔬菜600多亩。

“我们200座蔬菜大棚今年的纯收入超过100万元,蔬菜种植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高庙村委会主任张俊武说,上世纪80年代这里主要以种植小麦、谷类为主,亩产收入也就百元;随着全膜种植技术的推广,一亩地全膜玉米产量可达到500公斤;而今,农民万万想不到,种植大棚蔬菜每亩收入超过了1万元,自家的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田”。

以前,会宁县城街道狭窄,道路泥泞,除了几栋三四层的楼房,几乎全是低矮的平房,会师纪念塔是最高建筑。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会师纪念塔慢慢隐入高楼之中。然而,光荣革命历史铸就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红军会师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会宁儿女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

(采访组成员:陈学慧 李琛奇 李万祥 执笔:李万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