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效对接供需 实现精准生产
网上卖钢助钢铁业升温
本报记者 李 景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钢铁电商交易平台已超过300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总数中占比48%左右。尤其近两年,在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带动下,无论钢企、钢贸商还是第三方平台都纷纷试水电商,在钢铁业产能过剩、企业普遍亏损的困境下,这股强劲的“电商风暴”却实现了逆势上扬,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钢铁电商交易市场空间有望达到万亿元级。

不过,与迅速扩张相对应的,是钢铁电商盈利困难的现实处境,多数企业都长期处于“烧钱”亏损的发展状态。但在最新公布的2016年半年报业绩中,多家钢铁电商的营收状况一改颓势,呈现出盈利能力提升、业绩回暖的上升态势。随着钢材线上交易的基础功能逐步完善,以及行业用户对电商认可度的逐渐提升,走出亏损的钢铁电商正努力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业绩回暖并非随行就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钢铁电商之前普遍难以盈利,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钢铁电商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处在探索如何适应市场,面临着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的双重压力,在金融、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二是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阶段,钢铁行业形势严峻,钢材需求低迷,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在此背景下,钢铁电商也很难盈利。

而从各大钢铁电商公布的半年报看,上海钢联集团控股的钢银电商上半年实现营收166.35亿元,同比增长85.14%;宝钢股份旗下的欧冶云商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上升14%;钢铁B2B平台中钢在线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586.16%;找钢网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200%,各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大幅度提升。

今年上半年,由于以钢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回暖,钢铁企业经营普遍向好,因此钢价回暖对钢铁电商的盈利带动作用明显,被认为是钢铁电商扭亏的最大“功臣”。对此,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该公司在去年钢价低迷时期,就已实现所有业务的盈利,电商的自身发展才是盈利关键。“钢铁电商的盈利需建立在大量交易的基础上,只有当交易量达到一定量级,才能实现后续的交易链业务,收入才能覆盖技术等方面的成本,之前由于在IT、云计算等方面战略性投入较大,所以当时企业整体暂时处于亏损状态。”郎永淳表示,上半年该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量1700多万吨,累计交易420多亿元,其中“找钢商城”的自营业务完成交易量就超过600万吨。“这轮盈利表现应该归功于找钢网自营交易量的快速提升,以及‘撮合+自营’数量迅速增加后带来的物流、金融、仓储加工等业务的快速发展。”郎永淳说。

“钢铁电商能够盈利,与电商平台运营模式的日渐成熟、运营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关系,而这些方面未来会越来越完善,因而钢铁电商的盈利不是偶然事件。”李新创强调,钢铁电商陆续宣布盈利,除了钢材市场的行情回暖,还得益于钢铁电商线上服务的不断丰富、线下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平台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目前看来,钢铁电商的盈利态势并不是昙花一现。

电商思维解决贸易“痛点”

“长期以来,钢铁工业面临的最大‘痛点’就是资源利用效率低,究其原因是没有有效解决生产经营决策的4个问题: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怎么生产?”李新创表示,钢企的生产活动主要是由生产力驱动,并未以市场为核心,导致供需不匹配,而电商的出现恰好能够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

“电商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打破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建材发展部副主任陈子琦认为,由于传统钢贸销售的地域限制,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生产和消费脱节,发展钢铁电商有助于改变钢贸商的盲目性,并且让钢厂更加直观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动向,为钢厂有意识地控制产量和产能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具体到销售流通环节,我国钢铁行业过去的销售模式基本是批发式,中间层级较多,利润被层层分剥,而钢铁电商出现后,帮助钢厂从以往的批发式向现在的零售式进行转型,钢厂可以直接面向终端客户,获得的利润更高。此外,通过钢铁电商,钢厂的库存周转率也得到了提升。据郎永淳介绍,传统的库存周转率约为30天,而在找钢网平台库存周转率被压缩至10.3天,有效地帮助钢铁企业去产能。

同时,由于电商积累了大量的终端客户交易数据,大数据也可以为钢企发展出谋划策。“钢厂可以通过数据对产品实现优胜劣汰,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线的调整、改造和优化。通过终端交易数据的指引,还能促进钢企跨区域、跨品种的合作,分享技术、品牌、产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精准生产,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郎永淳表示,有了大数据的支撑,钢厂生产制造的方式从过去简单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订单式个性化生产,能达到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的目标。因此,钢铁电商的出现并非只是简单地增加渠道,还能够帮助钢厂获得更好的收益、更稳定安全的销售渠道。通过大数据,描绘出客户的精准画像,并向钢厂快捷传递需求。

补齐短板带动行业升级

目前,虽然钢铁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但钢铁全行业仍面临下行压力,钢铁电商只有不断提升服务和平台技术能力,才能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钢铁电商面临的瓶颈并不少,首当其冲的就是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不仅平台类型、交易模式大多雷同,而且除钢材交易功能外,基本都会提供金融、物流、仓储乃至大数据咨询服务,服务上没有太大差异和创新。同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需要不断“烧钱”投入,造成大规模的重复建设,这无疑让盈利能力不强的钢铁电商行业雪上加霜。其实,电商平台起步阶段“烧钱”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将流量转化成利润。结合当前情况,钢铁电商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已经盈利的自营业务,另一方面也要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打造高效低成本的智慧钢铁物流,有效整合资源,以延伸交易服务挖掘更多赢利点。

此外,标准化工作滞后、信用体系不完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信用体系不完善,加深了行业不良竞争的态势。据李新创介绍,为了获得资本认可和用户青睐,部分钢铁电商平台会以“过账”和“买单”等方式虚增交易,虽然短时间内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长久看,不利于行业公平健康竞争。因此,只有建立了信用体系,才可杜绝虚假交易,给交易繁荣的假象降温,有效协调行业内的资金、资源和客户,避免类似钢贸信贷危机的出现。

伴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成功扭亏,李新创认为下一步各家平台应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助力钢铁业转型升级。“据中钢协统计,2015年国内钢铁电子商务钢材销售量占企业总销量的21.9%,钢铁电商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李新创指出,未来钢铁电商要促进钢铁业互联互通,形成供应链协同,与钢企内部系统相集成,向钢铁产销链条深入渗透,使钢铁企业逐渐实现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智能化以及与电商平台的数据交换,从而达到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地消除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契约不完善、信息不完全、交易不确定等问题,形成供应链的协同。“另外,借助钢铁电商平台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要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与创投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宽钢铁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钢铁行业的融资环境。”李新创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