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掉书袋
□ 杨 栎

书里的话语和道理,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读而化之,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就怕掉进书的口袋,从此爬不上来

评判文章的好坏,文字技法,仅是其中一面。寻常人等,经过系统的训练,总能写出标准的中文来。不过合乎标准,跟出类拔萃,是两回事。而且灵光一现的只言片语,与长久维持的笔力,又不一样。毕竟文字本身,只是借来表达的工具。若缺少实质内容和立意,即使风花雪月、华丽铺陈,终究只能停留在“术”的层面,撑不起来。

纵观青史留名的文学家,多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其笔下的作品,也随之饱满圆润。只因在技法之外,多了一世的沧桑感。让他们不再停留于文字游戏的阶段,而是用文字书写自己抑或他者的人生。与之相比,我等年轻气盛、踌躇满志、心有不甘,却偏偏受年龄和经历所限,无法复刻类似《红楼梦》和《白鹿原》那般的创作历程。要想维持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只有持续依赖大量的阅读来保证一定的输入,再从这些输入中截取可供输出的内容。

都说文章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精于文字的行家,绝不会将本人的阅历和盘托出。或包装、或隐喻、或化用,总之会想方设法,写得比真实经历更动人一点、或者更曲折一些。对待阅读,恐怕也应如此。阅读是为写作提供助力,却不应该代替写作本身,更应杜绝拿来主义。书里的话语和道理,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读而化之,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否则,就极易沦为“掉书袋”。

掉书袋,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最佳的做法,是不动声色、不露痕迹。让读者读了,能够看得出出处,却又看不到出处。就怕掉进书的口袋,从此爬不上来。比如过多引用书中观点,就会阻碍作者的表达,使得原应流畅的阅读,常被打断。我常反感有的作者,写着写着,动辄就加一句“XX人在XX书中,提出XX观点”这样的话。若是学术论文,还可另当别论,要是在一般写作中还屡屡出现,只能证明作者行文阻滞、语感生硬。

还有的作者,一篇下来,几乎都是摘抄体。左摘一段汪曾祺,右抄一句朱自清,洋洋洒洒,借力打力,自己呢,却只负责一些承前启后的工作。在各路诸侯的不懈帮助下,终于是堆了起来。还以为他要在文末专门致谢,再不济也得标个转载,谁想竟摇身一变,成了文章的原创作者,接受旁人的赞誉。往小了说,是缺乏自信,往大了说,与抄袭无异。水平不够,又不愿认真修炼,非得借名家前辈的口吻,来给自己撑腰。而且太过懒惰,连改写转述都不愿意。可惜,名家经典固然能让文章星光熠熠,却依旧只是名家经典,成不了自己的东西。试想一下,史景迁写中国史,没几句自己的话,却四处引用《曾国藩家书》和《建国方略》之类的原文,那他又何苦来写,我又何苦来读。

当然了,有的时候,掉书袋也只是写作技法的问题,未必全是拿来主义。但真正有货的人,会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他们的掉书袋,属于书读太多,止不住往外冒。落到笔头,就是处处闲笔,处处书香。而且风格前后一致,不至于太过突兀。不像刻意为之者,是用力过度、过犹不及。好比郝隆和朱彝尊,袒胸露乳晒着书,其实全在脑子里。真要把他肚子剖开看,那就不是书了,是一肚子的内脏和血水。

我所反对的掉书袋行为,究其原因,可能源自虚荣心,也可能是不自信:总想着装点门面,给人以饱读诗书之感。好比人印名片,头衔越多的,越是可疑,似乎头衔比人还重要。这种人,一旦没了头衔,恐怕也就失去了一切。反倒是名片上啥都没有的,倒可能真正有两下子。也许人名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胜过一切光亮的名号。又好比有的人,整天把自己有思想、有品位、理性深刻挂在嘴边,其实这种行为本身,反倒是没思想、没品位、浅薄无知的表现。

毕竟中国的文字,还是讲求含蓄内敛的。历数古今中外,好书何止千万,就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有自己的局限。越是这样的人,落到文章里,就越是字斟句酌、处处小心,唯恐拿自己的短处,碰了别人的长处。但凡需要举止发言,也一定谦虚谨慎,绝不胡言乱语。真正聒噪的,倒可能是半瓶子醋,得了点便宜,立马来卖乖。一不小心卖完了,只好东拼西凑,四处借光。其实不就是写个文章罢了,何苦那么累呢,还是安心修习内功比较好。功到自然成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