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美特:
不做过客的“袜坚强”
本报记者 许红洲

刚刚结束的杭州G20峰会,让一家制袜企业——浙江诸暨市欧美特袜业有限公司小小地“火”了一把。作为峰会唯一指定的袜业供应商,欧美特为此次峰会提供了旗下新品牌欧迪娇的抗菌防臭功能袜。

“虽然是家小企业,但做出来的袜子非常有特点。”国际峰会杭州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指定产品是特殊荣誉,它的意义在于和全世界分享中国好产品。

不要小看这双小小的袜子,里面的学问可是大大的。和普通的袜子不同,欧迪娇抗菌防臭袜里面添加了纳米银纤维,有很强的抑菌、透气功能,可以在天气闷热的情况下很好地解决汗臭味等诸多令人难堪的问题。

“国际性会议对供应商的产品技术和品质要求非常高,欧美特能成为指定袜业供应商,与其30多年来专注打造一双袜子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诸暨袜业协会秘书长杨云贵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欧美特是浙江诸暨大唐袜业集群中的一个老兵。欧美特董事长周荣强告诉记者,1982年,他的母亲买了台手摇织袜机,开始生产当时供不应求的尼龙袜。“我的母亲很有市场意识和魄力,她很早就明白,好的品质要用好的机器和技术来保障,仅仅依靠家庭作坊生产是长远不了的。因此,上世纪90年代,经济条件大大改善,母亲就购进了意大利先进的织袜机器,建成了当时的现代化工厂。在诸暨,我们算得上是最早一批现代制袜企业了,这也为欧美特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3年,曾在韩国袜企做过挡车工、机修工,被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深深触动的周荣强从母亲手里正式接棒家族企业。初掌企业的他牢牢记得母亲的一句话:“袜子是刚需产品,市场无穷大,就看你能不能做好。”母亲的话让周荣强下定决心,坚持做好每一双袜子,心无旁骛。

然而,周荣强所作的第一个决定就震惊了同行:不再做已经颇具规模和效益的贴牌生产,而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

婉拒了美国客户一年2000多万双、价值6000多万元的代加工订单,“背水一战”的欧美特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匈牙利注册下品牌,主打精梳袜,闯入了欧洲市场。“这类袜子原材料好,价格是普通袜的两倍,当时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周荣强说,此后,欧美特又陆续创建了5个外销品牌,产品通过自建渠道走向了克罗地亚、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坚持自主品牌和自建销售渠道,欧美特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了年出口额8000万美元左右的业绩,并保持持续增长。

就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之时,周荣强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向国内市场。尽管凭借精梳袜攻下了欧洲市场,但周荣强始终坚信,未来更大的市场一定在中国。于是,从2012年起,欧美特开始谋划布局国内市场。2013年,欧美特收购了香港富士集团旗下的欧迪娇品牌,决定以此进入国内市场,并把产品清晰地定位在功能性棉袜。

周荣强将市场突破口定位在两类客户群体上,一类是脚汗多、脚易臭的男性,一类是冬天脚冷的女性。“在西方国家,这类功能袜虽然有但是价格不菲,而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功能袜屈指可数。”在周荣强看来,做一双平民价格的功能袜撬动的将是海量市场。

方向确定后,周荣强集结核心创业团队20余人,开始专心研发抗菌防臭袜和发热袜。他们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签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重点研发“纳米银纤维”技术;同时,下大力气研究银纤维与其他材质的混纺技艺,提升面料的舒适性;升级制造工艺,采用无骨缝合技术解决袜头接合处重叠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使用体验。

有了过硬的产品后,周荣强又反复琢磨营销方式,最后决定采用处于“风口”的微商营销方式。“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传统行业要敢于接受挑战,也要善于抓住机遇。”周荣强认为,与其被动受冲击,不如主动转变思维,顺应电商消费大趋势,充分利用微商传播快速而精准的特点,为新生品牌迅速造势。

去年10月,欧迪娇的微商营销正式推出,半个月之内,销售额就突破500万元,到目前月销售额已达到3000万元。

欧迪娇的首战告捷并没有冲昏周荣强的头脑,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就是秉承工匠精神,不懈追求,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抑菌袜业国际大品牌。他对记者说:“微商是一种营销方式和品牌传播渠道,产品要真正站得住脚,最终靠的还是技术和品质。欧美特包括欧迪娇不能做市场的过客,所以,我们不会分心,就是要坚守袜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