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会理:川南“明珠”石榴红
本报记者 刘 畅
更多报道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和
经济日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

“哪怕急流飞似箭,何惧巨浪起狂涛。英雄插翅要飞渡,征服金沙立功劳。”这首诗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从云南巧渡金沙江通过皎平渡口,进入四川首站——凉山州会理县的场景。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会理人民留下了光照千秋的革命史迹和宝贵的长征精神财富,激励着会理人民以高昂的斗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今,会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榴种植区。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漫山遍野的石榴正值采摘时节,红彤彤的果实十分惹眼。会理的石榴是如何“闯”出名堂的?《经济日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与主产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农户舍得吃苦、思维活络密不可分。

从会理县城到红军入会理后驻扎的首站——通安镇,有近55公里的路程。全程都是盘山公路,平坦、顺畅。“从会理到通安的公路去年完成了一次大整修,今年又升级为国道。路通了,老板们更愿意过来买石榴,农民的腰包也鼓了。”通安镇人大副主席廖德刚说,现在全镇已经完成村道硬化,柏油马路直接通到了农户的家门口。一辆辆农用车满载刚刚收获的石榴,出了山村、进了超市。

靠着种植石榴“发家”的人们探索出越来越多的致富门道,与相邻省份贸易互通就是其中的一条。今年34岁的张晋经营玉林超市已经将近15年了。他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货运班车从通安镇发往昆明,去程满载会理的石榴、黑山羊、烤烟等特产,回程则是各类小百货。

从通安镇返回会理县城必经之地是鹿厂镇,这里的铜矿村是会理有名的石榴大产区,当地300多户村民户户种植石榴。大伙靠着种石榴过上了好日子,曾经的村支书,如今全村最大的石榴种植户亢群富却说:这不是一条平坦的致富路。

1994年,亢群富当上铜矿村的村委会主任,彼时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烤烟。当亢群富第一次召开村民大会,劝说大伙改种石榴时,人们问他:石榴能填饱肚子吗?石榴能像烤烟一样卖钱吗?“老实说,我也没有种过石榴,这两个问题问得我心里直发毛。但看着隔壁的村子有人种石榴种出了名堂,我们也不能守着几亩玉米地干着急啊。”亢群富下定了决心。

村里掏钱购买石榴苗免费送给农户,村干部带头种植,请有经验的种植户讲解知识……靠着先种先富的带动作用,铜矿村的石榴种植慢慢起步了。几十亩、几千亩直至上万亩,铜矿村的村民越种越有劲儿。

截至2015年,会理建成石榴产业基地32.02万亩,石榴果品产量44.36万吨,石榴果品产值17.8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55.6%,果农人均纯收入更是达到10680元。

今年9月举行的第三届石榴节上,会理县还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引进103亿元资金。作为全国石榴生产第一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以及川西南和滇北理想的经济走廊,会理已经成为川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