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红林机械动力分厂厂长王国庆:
房子越住越宽敞
本报记者 王新伟

10月3日,在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小河松花江路的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家属区内,一排排香樟树散发出阵阵幽香,一幢幢家属楼掩映在绿荫中。

这天上午,动力分厂厂长王国庆牵着83岁老父亲的手,在小区内散步。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是在“大三线”时期建设起来的国防军工企业,目前已发展为国内航空发动机附件的主要承制专业制造厂。1965年10月1日国庆节出生的王国庆,1970年就跟随父亲王新民从西安的庆安公司来到贵州,1982年招考进厂工作。

王国庆回忆,“刚到三线工厂时,我才5岁,住的房屋是厂里给我们家分的一间干打垒的平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一家四口在这一住就是3年,那时整日阴雨连绵,每天裤脚都是湿的”。

在王国庆的青春年华,三线建设的故事像一本泛黄的相片簿,珍贵地刻在他成长的记忆里。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是三线建设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王新民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三线建设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贵阳打造成了多门类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城市。”

“住房条件的变迁发生在1973年。公司建起了三层楼的内走廊,我们家分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隔间。”王国庆说。

从1978年至2000年,企业经过调整、改革,建成了以航空、航天、电子、民爆工业为主体的军民结合型科研生产体系,员工的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房子越住越宽敞。1980年,我们家又分到面积40平方米的小三间套房,有厨房和卫生间。”王国庆回忆。

1989年,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到贵阳市,王国庆也加入了新厂建设的行列,为红林公司第二次创业作贡献。从参加工作开始,他从普通工人干起,无论是当电焊工、计划员,还是调度室主任、保卫部副部长、分厂厂长等,他都牢记父亲“勤劳、诚实、敬业、钻研”的教诲,干一行,爱一行,在不同的岗位默默地工作和奉献。

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职工的住房条件又一次得到改善。2015年,王国庆住进了面积14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目前,王国庆的父母亲仍住在1989年公司全迁时分到的54平方米的房子里颐养天年。老人们说:“我们很知足,很幸福!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军工人我们始终认为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