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蓝色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惠州努力寻找海洋环境保护和临海工业发展的平衡点——
海龟“海工”两相宜
本报记者 沈 慧
上图 惠州不仅是我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海龟“产床”,也是亚洲大陆架唯一一处绿海龟产卵场。

中图 这是考洲洋区域内新栽种的红树林幼苗。

下图为惠州一隅。 本报记者 沈 慧摄

在广东惠州,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似乎不再矛盾。虽然惠州拥有南中国海最大固定式离岛原油码头,境内大亚湾石化区位列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但这里也是亚洲大陆架唯一一处绿海龟产卵场,亦是南海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

当海龟保护遇上临海工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为什么能在惠州和谐共生?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跟随国家海洋局“2016海疆生态行”采访团来到这座滨海城市一探究竟。

考洲洋又“活”了

撑一艘小船在低矮的红树林间穿梭,水波轻漾,鹭鸟翩跹。“考洲洋,又‘活’过来了。”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正印感慨。

考洲洋,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南部,是红海湾向内延伸的一个溺谷湾,口窄内宽,海岸线长65.3公里,水域面积约29.7平方公里。因滩涂资源丰富、水域条件优越,曾经是惠州最主要的红树林分布区和重要的水产增养殖水域。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考洲洋水产增养殖由于缺乏保护规划陷入无序开发,加之周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肆意排放,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前些年,水产增养殖面积一度达到2.9万亩,占考洲洋面积超过65%。”王正印回忆,养殖总量过大、布局不合理,使得考洲洋无法再进行海水交换,开始发黑发臭,而鱼类洄游通道亦被堵死,红树林面积锐减。

“不能再让一滴废水流进考洲洋!”痛定思痛,2013年考洲洋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拉开序幕。清理规划区内的违规用海现象,修复海堤,建设红树林育苗场,每年育苗400多万株……目前,考洲洋已完成拆除围网、拦网、地笼网等养殖与捕捞设施任务,清理海域数万亩,种植红树林4000余亩。

多措并举之下,曾经密密麻麻的养殖设施不见了,海水流动变得更快,消失多年的水母回来了,乌头鱼、血鳗也回来了。“经过大规模整治,考洲洋重现了昔日活力。”王正印透露,根据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规划,2013年到2017年考洲洋海域将种植本土红树林1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红树林,并配套建设海洋环境监测观测站、景观栈道、生态观光长廊等。

他说,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净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是水禽重要的栖息地,也是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工程完工后,考洲洋生物资源将渐渐多起来”。

恢复生机的考洲洋,折射了惠州人海洋观念的转变。“作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惠州最大的本钱是生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国安说。

绿海龟“回归”了

凌晨,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与红海湾交界处的主沙滩,一位“稀客”慢慢浮出海面,悄悄爬上沙滩。“这是今年第二只绿海龟到海龟湾沙滩产卵啦!”望着不远处那片平坦的沙滩,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少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原来,这片沙滩不仅是我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海龟“产床”,也是亚洲大陆架唯一一处绿海龟产卵场。“虽然每年造访的海龟寥寥无几,但我们已尽最大努力留住它们。”王少锋说。

由于滥杀酷捕、海洋污染、滨海开发等原因,海龟这种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的“活化石”正徘徊在生死边缘。有关数据显示:1949年前,每年上岸在惠州海龟湾产卵的绿海龟近500只;1987年后是100只左右。现在,整个南海的成年绿海龟总数不到2000只。

如何留住这些“稀客”?1985年,这片不足1公里长的沙滩被划为惠东县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2013年,《广东省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出台,将保护海龟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明确划分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围海域8海里设置外围保护带。

“海龟的恢复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稚龟天然下海,由于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能存活到成年的,不到千分之一。”王少锋介绍,为了提高海龟成活率,保护区积极开展人工繁育,增殖放流。

随着保护举措的实施,重访保护区的海龟逐渐增多。据统计,1985年至2012年,每年上岸产卵的海龟在2只至20只之间,上岸产卵的成年海龟数量呈缓慢恢复态势。“保护区已经启动人工孵化绿海龟研究,下半年将建好海龟驯养中心,将海龟的孵化室、保温室放到自然的环境,更有利于野化训练。”王少锋表示。

绿海龟的回归在惠州并非孤例。因为坚持生态优先,惠州95%以上的近岸海水水质达到一、二类,为广东最佳;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5.1%,高于广东平均水平;海水水质、沉积物和生物多样性连续跟踪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稳定良好,珊瑚、红树林等南海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造礁珊瑚“搬家”了

碧海蓝天,既是惠州的生态追求,也是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大亚湾澳头渔政码头出发,行船近半小时,映入眼帘的是码头、巨型油罐以及纵横交错的管道。“在诸多岛屿中,马鞭洲岛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开发利用程度最高、产出效益最好的无居民海岛之一。”同行的惠州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丘光利向记者介绍。

现实的确令人吃惊:这座仅有0.1971平方公里,即2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岛屿,不仅拥有华德石化公司、中海壳牌公司、中海惠州炼油公司,以及全国超级油轮通航量最大的航道,还建有2个15万吨级、30万吨级码头。“在惠州打造亿吨大港和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过程中,马鞭洲岛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丘光利说。

与一般工业园区不同,走在马鞭洲岛上,郁郁葱葱的绿植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大海的清新气息。华德石化公司总经理肖勇告诉记者,马鞭洲岛开发之初企业就定下“不让一滴油污染大亚湾”的目标,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将岛上油污水、生产污水、设备冲洗水等收集后统一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作为岛上的绿化用水循环使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肖勇强调。

中海惠州炼油公司同样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足了功夫。2008年,惠州炼油需要在大亚湾北部海域修建海底输油管线,但管道所在区域恰好是人造礁珊瑚的“家”。为避免施工影响,公司决定为珊瑚“搬家”。当年9月,全部珊瑚完成“乔迁”。之后一年的多次检测显示,此次珊瑚移植的成活率达到95%左右。

如今,呵护蔚蓝海洋在惠州已成为共识。王正印说,惠州发展海洋产业,一条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生态优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海洋工程实行‘一票否决’,‘十二五’时期以来惠州否决了上千个新上水污染型及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项目”。

正是因为坚持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用海,惠州海洋经济获得了蓬勃发展。2015年,惠州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930亿元,比上年增加18%,占全市GDP比重达29.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