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宏观调控与凯恩斯
彭 江

很多人对“宏观调控”4个字耳熟能详,但很少人知道“宏观调控”与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关系。

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他们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做一个“守夜人”就行了。因为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会将资源有效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经济的繁荣。

可是,在“看不见的手”带来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1929年到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进而引发世界性的经济萧条。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凯恩斯主张,面对经济危机,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用“看得见的手”来挽救经济。

凯恩斯还提出“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指出,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举例来说,假设每个人都想拥有小汽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只有有能力购买小汽车的消费者才能形成有效需求。当经济低迷时,需要有“看得见的手”来刺激有效需求,创造有效需求。如何刺激呢?一个常见的方法就是国家制定财政补贴政策,让产品的零售价格下降,更多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有效需求也就相应提升了。

财政政策是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政府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和总就业水平,比如通过政府举债实行赤字财政。其理由是,如果每个人都留有一定的储蓄不去消费的话,整个社会就会形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从而造成产品滞销,引发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看不见的手”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国家通过财政将钱花出去,从而形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但他的理论也存在缺陷,如政策传导机制有待检验、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失效问题等,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现实中的有效性遭到许多经济学家质疑,也直接促使了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