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都市多一分宁静
王 晋

大都市,似乎总是与喧嚣联系在一起。但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城市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

就以笔者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为例,为了建地铁修管道,柏油路一会儿挖开,一会儿填上,为了城市建设,这些都不算什么。但眼看着地铁站已开通大半年了,三个通道口也投入使用了,让人看不懂的是,可怜的马路最近又多次被“开膛破肚”,修好的一半路成了停车场,好好的六车道变成了四车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这里成了拥堵、剐蹭的高发区。各种机器对修好的路面又锤又打,过往路人避之不及。

还有路边的商铺。尤其在夏天的傍晚,总有高分贝的喇叭不停地叫卖,“本店拆迁甩卖,所有商品一律十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消息,好消息,本店新推出商品某某”等等,越是声嘶力竭,越是浇灭了购买的兴趣。还有一家倒还有点儿情调,主放音乐,要么是邓丽君的老歌一遍遍放,要么是“小苹果”给路人洗脑,隔着窗也能让人听得一清二楚,时间长了,不免对店主有些微词。

再听听就是汽车喇叭声了。北京是个拥堵的城市,每到上下班高峰,很多环线堵成了停车场。堵车,司机难免焦躁。您瞧,这边已经堵死了,那位司机还在频频按喇叭,烦躁之情溢于笛声。有的甚至与骑车的隔窗对骂起来,“你要不要命了?”“你怎么开车的?”这倒让我想起那句话,“急,您从上面飞过去”。既然飞不了,不妨多点儿耐心,下班路上也不用这么闹心了。

夜幕降临,出门遛弯。护城河畔,小公园里,唱歌跳舞的人怡然自得。唱唱歌,跳跳广场舞,健身快乐,看着也很开心。但请注意音乐的分贝,为什么总有与广场舞大妈发生冲突的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噪音影响了别人正常的生活。一天,笔者在护城河边散步,发现河边居然有两位歌者在“打擂”,都带着电子扩音器,这边在高唱草原的歌谣,那边在吟唱青藏高原,两边声音都不小,远远听去,仿佛成了和声,真是有趣。

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各种噪音、杂音,却让美好的感受大打折扣。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友人因楼上频繁的装修声恨不能撞墙,这份痛苦,我感同身受。

曾听过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讲座,他给我们看了一组视频,在医院、地下通道、广场等公共场所,各种噪音、杂音让人头昏脑涨,情绪焦躁。因为烦躁,人与人之间有一点小摩擦就火冒三丈,小问题会变成大冲突。同样的场景,换成了背景轻音乐,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人的心情变得轻松,行动变得优雅。我相信,此举对社会治安、心态平衡大有裨益。这并非周教授幻想,在公共场合播放古典音乐早已成为国外一些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少地区还取得了减少暴力、预防犯罪、防止轻生等效果。北京地铁10条线路的160个车站每天有5个时段播放由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提供的音乐作品,优雅的背景音乐舒缓了旅客紧张疲惫的情绪。

古人云,“宁静以致远”。周教授的梦想不知何时能实现,我们只希望,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尽量少给自己生活的城市制造噪音。同时,城市管理者以更细化的噪音管理办法管好我们的公共空间,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多一分宁静,多一些轻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