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长征精神 牢记媒体使命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扫描
本报记者 王 晋

再访红色故土,汲取红色力量。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传承长征精神,8月23日至10月底,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举行。活动以“一条主线,多线并行”的形式开展,由中央网信办组织集体采访团队,沿红一方面军经过的江西、湖南等6省份的革命老区基层一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同时,福建、河南等9个省区市独立组织省内网络媒体开展长征沿线“走转改”,网上网下联动重走长征路,共同唱响主旋律。

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371人次参与了6省份的集体采访活动。截至9月22日17时,采访团队行程9400多公里,发布活动相关网络新闻信息累计11万余条,原创微博6.5万余条;仅新浪微博话题“长征路上奔小康”“筑梦长征路”阅读量累计达6.1亿次。

此次活动覆盖了红军长征沿线的15个省区市,年轻的网络媒体编辑记者们用脚丈量,用心体会,用情书写,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书写老区的变化,在互联网上形成了舆论热点。

“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宣传弘扬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的长征精神贡献智慧力量。”大雨中,编辑记者们在江西于都开启了此次大型采访活动。

这是一次收获感动的采访。倾听101岁的老红军王承登讲述长征路上的艰难历程;感悟《经济日报》老报人罗开富32年前用双脚丈量长征路,用笔传扬长征精神的故事;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长征第一渡”渡口;聆听长征年代一双草鞋蕴藏的壮美爱情故事;走近瑞金革命遗迹“红井”,再次温习小学课本中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一路上网媒编辑记者顶着酷暑、冒着大雨,起早贪黑,贴近群众,认真倾听长征历史史实,忠实记录感人故事,坚持用心、用情、用功“走转改”。

记者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记,用专业水准、敬业精神在自己的“新长征路”上行进。来自《网络传播》杂志的潘志琼说,“脚踏大地,不可谓不踏实;眼看赣州,不可谓不惊讶;心听故事,不可谓不动情。5天走访,无数次落泪”。中国经济网新闻部记者马常艳在四川采访中遭遇高原反应,她问自己:如果让我们这代人去走漫漫长征路,能否坚持下来?当时是什么神奇力量支撑红军将士们不抛弃、不放弃?曾徒步重走长征路的老报人罗开富说:“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那一代人的不懈坚持。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这让马常艳认识到理想信念的力量。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101岁的老红军王怀登告诉记者,“打江山不容易,要相信党,相信政府,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年轻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人民论坛网的记者常妍写到,“这些话如果放在平时,也许会有人嫌啰唆。可出自一位老红军之口,就别有一番历史的厚重感。也许只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经历过浴血奋战,亲眼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和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才更能体会理想信念的重要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采访途中,她不只一次被深深打动。马前托孤的李美群,把未满月的女儿托付给群众,转入山区参加游击战争,壮烈牺牲。为防敌人斩草除根,群众带着她的女儿东躲西藏,终于把她抚养大。她的女儿长大后才知道妈妈是红军,从未见过生母照片的她来到展览馆,看着墙上妈妈在狱中挨打、脸部浮肿的照片,哭得跪地不起……“这样的故事在老区有很多。妻送郎、父送子,离别很可能就是诀别,贤妻稚子、父母双亲,谁能舍得?可是,没有国哪有家,跟着红军才有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和奔头!许许多多的真实故事让人唏嘘感动:‘革命理想高于天’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不舍离别中做出的大爱抉择。”

这是一次见证传奇的征程。昔日红军将士们走过的土地,如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脱贫攻坚战已经打响,老区的干部群众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在湖南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新华网湖南频道记者张晶感受到了村民们生活的“甜蜜”。去年,全村水果产值达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从事水果种植产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就有20多户。曾经是菖蒲塘村贫困户的朱友军,如今住上了三层小楼,还是村里第一个装空调、买电脑的村民。在贵州,《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欣发现,贵州已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开通高铁的省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带动了乡镇的发展。近年来,贵州返乡劳动力逐年增加。瓮安县建设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为园区内创业者提供5年内免房租的优惠举措,并对优秀农民工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基金;在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当地为返乡创业者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带动大家奔小康。

在甘肃省平凉市城川乡小寨村的果园,挂满枝头的苹果很多被贴上了透明贴纸,成了“祝福果”。果园主人杨道道告诉千龙网记者马文娟,他家种了6亩果树,果树有250棵左右,普通苹果每斤卖2到4元,这种祝福苹果一个就能卖10元。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推广苹果套袋、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农民的日子富起来了。去年,6亩苹果树为他家带来近7万元的收益。他家盖了新房,还花12万元购置了一辆越野车。

在采访中,发现长征精神的内涵;在采访中,传递长征精神的力量。大量的图文、视频、H5、VR等原创作品,记录着媒体人的感悟和感动,传达着他们继承长征精神、传播正能量的责任担当。

通过“走转改”活动,记者编辑们接了基层地气,补了精神之钙。抚摸历史,让年轻的网络媒体记者编辑们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切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他们感悟到,长征塑造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穿越80年的光阴,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继续砥砺前行,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记者的责任与担当。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下重新焕发光彩,让更多的读者感知红色力量,需要记者编辑们勇担重任,聚焦社会正义,弘扬正能量,用笔和镜头记录中国前行的脚步,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