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湿地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保护问题受到全球关注——
湿地好,地球家园才会好
本报记者 张 双 通讯员 顾晓磊
背景图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 (资料图片)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9月19日至24日,由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国际生态学协会、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常熟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承办的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在常熟举行。

每4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湿地大会是湿地科学与应用领域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这是首次由亚洲国家独立举办,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此次大会为研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等热点问题提供了交流共享的平台。

正视湿地减少和弱化

参加本次国际湿地大会的专家有:国际生态学协会湿地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生态学协会湿地工作组联合主席、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副秘书长、湿地科学家学会会长、湿地国际CEO、原国际生态工程协会主席、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

在与会专家们看来,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湿地大幅减少和弱化的趋势,必须要重视湿地的重要性,时刻不忘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数据显示,过去的40年间,由于农业开垦、城市化、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导致世界上超过40%的湿地消失。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生态经济学家Steve Polasky认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湿地对养分循环和净化水质、防洪、地下水补给和维护基流、提供物种栖息地很重要。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教授、国际生态学协会湿地工作组联合主席Jos Verhoeven就“湿地作为生物地球化学热点影响气候和水质”作了报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也强调,目前,中国有3亿人直接依赖湿地生存。每公顷湿地每年提供综合服务价值11.42万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全球都在竭力探寻保护利用湿地之道。已有169个缔约国的《湿地公约》,已从1971年签订之初以保护水禽栖息地为目标,发展到现在以保护生态系统和发挥其服务功能、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一是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体系;三是通过自然修复或人工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

中国近年来也同样面临着湿地的减少和弱化问题。与会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主任马广仁表示,应该从国家层面上给湿地划定保护红线,才能破解湿地建设和保护的障碍。

保护湿地要与时俱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对湿地的保护、恢复、利用等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创新的认识和做法。

作为本次国际湿地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国际生态学协会湿地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Eugene Turner在闭幕式上宣布了《湿地常熟宣言》。《宣言》阐述了湿地的全球性意义、湿地与城市的关系、湿地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湿地评估、湿地与互联网的联系。《宣言》对各部门和各机构在农业、规划、流域管理、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发出了呼吁,既体现了国际需求,又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

湿地+互联网分会场邀请了湿地生态研究专家、湿地公园管理工作者、智慧旅游行业专家参与,聚焦如何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湿地进行有机融合,打造智慧湿地科学体系。专家认为,当旅游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互联网+”的智慧手段,将互联网深度融合于湿地的科普、保护和恢复利用等环节,促进湿地旅游的转型升级。智慧湿地建设,将成为协调湿地保护与发展的引擎,同时也是促投资、稳增长的生力军。

湿地与城市论坛分会场就城市湿地的功能、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介绍了海绵城市和湿地的关系。“健康湿地、美丽家园”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该分会场呼吁要重视自然资本核算的意义,突出湿地为城市提供服务的功能,强调城市需要保护湿地,提出湿地建设与保护要与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

此外,关于生态湿地技术、湿地网构建、植物配置、人工湿地、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及案例的讲解,专业化程度很高,充分体现了大会的学术特色,也使听众受益匪浅。

“中国实践”受到肯定

800多位全球湿地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汇聚常熟,这是国际湿地大会的魅力,也是对中国近年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目前,中国已建立49处国际重要湿地、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1000多处湿地公园,共有2391万公顷湿地得到不同形式的保护,湿地保护率由10年前的35%提高到46.8%。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2013年,南京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的支持下,获得了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的举办权。南京大学是最早开展湿地科学与生态学教学研究的中国大学,被誉为国际湿地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三大中心之一。

大会的承办地选在了常熟。常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湿地特色显著。常熟市委书记王飏说:“这也是对我们长期重视湿地保护与建设的肯定。”常熟既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宁静清远,也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大气磅礴,这与湿地大会主题相得益彰。

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推进湿地建设的成果,大会期间,“中国湿地建设成就展”同步开展,利用图文展板、播放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对中国湿地概况、湿地保护恢复、湿地法规政策、生态补偿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展览受到了与会嘉宾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中国第二次湿地普查成果,让不少嘉宾驻足拍照留存。

眼见为实。9月22日,大会特意安排了一天的科学考察活动,让与会中外嘉宾现场感受中国的湿地建设成就。

在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参观者看不到污水,闻不到异味。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Claus Lindenblatt 十分惊喜地表示,“这里运用植物系统来处理污水,没有添加化学物质,处理效果非常好。这种小型生态系统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非常棒”。

沉海圩以自然河流为纽带,将分布于其中的核心湿地区、稻田湿地区、果林种植区、村落生活区、公共服务区连接起来,形成了集湿地自然环境、湿地农业生产、滨水乡村生活、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湿地风貌。第一次来中国的荷兰水资源研究专家Ruud Kampf Rekel说:“这里真漂亮!跟荷兰的乡村有相似之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京剧《沙家浜》让常熟的沙家浜声名远扬。如今的沙家浜,芦苇荡成了候鸟的天堂。杜克大学湿地中心的专家Curtis Richardson在实地考察后告诉记者,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沙家浜就是人与水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范例,“除了水,湿地的生态还需要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共同参与。更重要的是,湿地环境的营造和保护需要人的支持,沙家浜湿地的建设离不开人,人的参与让这里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