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份,红军长征经过桂北。敌人依托湘江天险,重兵布下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由此爆发,其中多场战斗发生在兴安。80多年后的今天,兴安已经发展成为广西旅游重镇。承载着红色记忆,守护着青山绿水,兴安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去年兴安共接待游客675.6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6.8亿元。”兴安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局局长高峰介绍,兴安的旅游线路主要有3类:一是红色文化路线,主要是红军战斗过的遗址和纪念公园;二是生态休闲路线,主要有猫儿山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三是灵渠人家路线,通过深挖灵渠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灵渠两岸旖旎的自然风光,全力打造以“三米驿站”古村落为代表的灵渠全域生态旅游带。
红军堂、光华铺阻击战旧址、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红军标语楼……走在兴安,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仿佛走进红军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为了更好地利用红色遗迹,兴安县政府与桂林市的各大旅行社合作,推出革命教育基地游、重走长征路等一系列红色旅游线路。如今,每年有约200万人次参与红色旅游。“随着我们对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开发,红色遗迹与其他景点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高峰说。
来到“桂北名山”猫儿山,记者感受到了兴安的壮美河山。放眼望去,层峦叠翠,绿树遍布,山间流水清澈见底,美景如画。“每到旺季,这里游人如织,一宿难求。”华江瑶族乡人大主席吴双介绍说,当地各级政府大力改善猫儿山的基础设施,同时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部资金开发猫儿山。
严关镇江西坪村这个集厚重历史感与优美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9月19日,记者看到,身着传统服装的村民忙着现场制作米酒、米粉、米糍粑。游客纷纷为这里古香古色的建筑和幽静如世外桃源般的环境点赞。
兴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时斌说,当地充分利用灵渠水资源,通过人工改造地势落差,引水入村,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改造。“‘三米驿站’尤其具有桂北民俗、民居特色,‘三米’传承兴安特色美食、传统民俗和历史文化;驿站则致力于恢复兴安历史上灵渠码头的繁荣景象,是一个集通航、旅游、休闲、商贸、人文交流为一体的集散地。”
在高峰看来,旅游是藏富于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当地民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旅游业中,能够显著提高收入。为此,兴安县大力扶持农家乐,对符合标准的农家乐都给予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补贴。
旅游业也推动了兴安基础设施的完善。“在广西,凡被评为3A以上的旅游景区,每公里道路建设可以补贴250万元。这一政策促使兴安的通村公路迅速普及,红色旅游景点基本上都可以坐中巴车到达。同时,停车场、公共厕所、旅游服务点等基础设施也都不断得到提升。”高峰说。
在猫儿山脚下的华江瑶族乡高寨村,记者切实感受到了旅游给这个村庄带来的变化。村里到处可见干净整洁又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楼房。丽凤农家乐开业于2004年,是高寨村第一家农家乐,老板邓凤志介绍说:“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多,每逢‘五一’‘十一’和暑假,基本都是满客。村里现在有近50家农家乐,经营好的年收入有二三十万元。开办农家乐让我们不用离开家乡就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