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站里的夫妻志愿者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王亚玲

在安徽省合肥火车南站北广场负一层换乘大厅,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向日葵睦邻公益服务队队长田清松正为旅客提供服务。而距他约50米远的公交车指示牌处,他的妻子刘先云也在微笑着接受旅客咨询。虽说相距不远,可一上午下来,两人也没有时间打个照面,说上一句话。

今年50岁的田清松是山东寿光人,18年前因为做生意来到合肥。作为一家销售公司负责人,他有点“不务正业”,投入很大的精力参与公益活动,还带动家人一起做公益、献爱心。

“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大都是已退休的职工,像田队长这样还在工作的志愿者不多,当公司老板的志愿者更只有他一个了。”合肥高铁南站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延笑着说,自向日葵睦邻公益服务队在合肥南站定点做志愿服务以来,田清松夫妇先后帮助多位乘客找回遗失物品,帮助时间紧急的乘客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换乘。

谈及做志愿者的原因,田清松说:“因为经营公司,我经常出差,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火车站、汽车站是我的常去之处。在一次次的路途中,我不断接受着别人的帮助。一次指路、一次帮忙拿东西、一次嘘寒问暖,都让我十分感动。”于是,打理公司的间隙,田清松开始做志愿服务。妻子刘先云平时在公司做助手,在丈夫的影响下,也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起初他做志愿服务我并不理解,觉得家里不缺吃不缺穿,何苦要受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和他散步时,跟我们打招呼、冲我们笑的人越来越多,这才知道是做志愿服务的原因。”刘先云笑着说。

在合肥南站做志愿者久了,夫妻俩对合肥的交通状况熟门熟路,不仅自己成为资深志愿者,还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春运期间,许多大学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但刚来时,他们对合肥南站的交通换乘系统不熟悉,我们就当起老师,‘一对一’指导他们,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更好地服务乘客。”刘先云说。

“Hello,May I help you?”休息的间隙,田清松拿出一本翻得很旧的英文书,念念有词。为更好地服务“老外”,田清松也是蛮拼的,“合肥现在越来越国际化,不与时俱进哪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呢?掌握一些简单的外语沟通技能,可以帮助更多人”。

除了在合肥南站服务,田清松还带领团队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短短几年间,他已献血近10次,捐献了2000多毫升血液。在田清松的带领下,向日葵睦邻公益服务队的300余名队员热心为大众服务,服务队先后荣获包河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