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健身渐成风尚
本报记者 韩秉志

老年人去公园晨练,青年跑友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折射出群众对健康的重视和追求。在健康中国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投身体育锻炼,各类全民健身活动遍地开花,渐成风尚。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让全民健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今年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全民健身定位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由此,“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以运动收获健康

说起锻炼身体的益处,北京市东城区龙潭健身气功站负责人吕世荣感慨颇多。1994年,40岁出头的他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连走路都困难。在家人鼓励下,他开始练太极拳。此后,身体上的细微变化让他重获生活的乐趣。时间久了,他还带动周围的人从运动中获益。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以运动收获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底公布的全民健身活动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中有33.9%(含在校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2007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93.8%的人认为体育锻炼重要。

“在吃得越来越好、‘宅’得越来越深的当下,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容易引发亚健康和心理疾病。持续的锻炼不仅能改善身体的内平衡,而且能调情绪、减压力、强意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

健康理念促全民健身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句时下的流行语,反映了价值观的时代变化。《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

“上个周期,我们把全民健身更多理解和定位在体育系统、体育行为,这个周期将更多地理解为社会范畴。因此推动全民健身的方式也要通过融合发展——体育和医疗、卫生、旅游、教育、文化的融合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说。

“相关统计显示,在运动健身中多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医疗中减少7元至8元的支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援引该统计来说明,引领广大群众把以健身来促保健、以健身来促健康的理念更牢固地树立起来,就会大大推动全民健身。

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持续增加,可以预见的是,在新时期各级政府将对全民健身事业投入更多资金,投入更大精力。而加大以体育锻炼为代表的主动健康投入,将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发力点之一。

创造健康的生命状态

全民健身热潮的背后,是政府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社会活力的极大释放,这些都为满足民众健身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在江苏省,“健身的钱从哪儿来”已经不再成为困扰,苏州、南通、连云港、常州等地率先推行用部分医保资金支付体育健身活动的做法,解决健身经费问题,推进了健康关口的前移。

四川省汶川县提出以健康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在国内率先成立县级“健康委员会”,与政府常务会平行运行,促进了健康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

“无论是前端疾病预防,还是后端疾病治疗,都是服务百姓健康,使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对国家、民族来说,是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工作。”刘国永认为,除了鼓励民众参与,政府及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有更多作为,结合各地实际、推出全民健身落地新政,让民众能够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健康不仅仅是疾病能够得到治愈,更重要的是创造健康的生命状态,提高生命质量,使整个社会围绕生命健康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价值。”清华大学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蔚东认为,“健康中国”的内涵,涵盖了全体人民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大健康”概念。健身和健康中国的深度融合,将产生政策的叠加和递增效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