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士“奴隶儿童”维权遇重重阻力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陈 建

在世人眼中,瑞士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体系、优厚的社会福利,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然能够无忧无虑的幸福成长。然而,在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中,数以万计的瑞士儿童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而且还受到剥削、虐待,甚至遭到毒打、性侵。如今,为这些“奴隶儿童”讨回公道的维权组织虽然已行动起来,要求给予其应得的经济补偿,但这一努力仍然面临着重重阻力。

从19世纪至20世纪,瑞士实行一种所谓的“出租孩子”制度。当时瑞士经济以农业为主,但农民缺少劳动力。于是,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被送到农户家中,包吃包住,但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有些孩子甚至还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最为严重的是,“出租孩子”在当时普遍为社会认可和接受,无辜的孩子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只能逆来顺受。

近年上映的电影《出租男孩》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真相。1938年,年仅6岁的主人公普罗布斯特因为家里太穷,被送到一家农户干活。早晨4点,普罗布斯特就要从草堆中爬起,光着脚顺着梯子爬到牲口棚中,拿起粪叉在20头牛的身后打扫那些还冒着热气的牛粪。7点,农民主人拿来一块像石头一样坚硬的面包,普罗布斯特将它在水里泡一下,以最快的速度吃下去后,再套上马车下地干活。根据季节不同,普罗布斯特每天要工作12至14个小时,一个星期只休息一天。

据统计,瑞士共有大约15万名像普罗布斯特这样的“奴隶儿童”,仅1930年就有6万名孩子在农户家中打苦工。年逾70岁的曼德尔就曾是一名出租孩子,被寄养在一个园丁家中。她说,《出租男孩》中的情节和她的真实经历几乎完全吻合,“挨打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因为我在扫院子的时候和一名意大利人聊了几句,就被园丁的妻子用洗衣服的铁锤砸在头部”。

直到1981年,在1974年《欧洲人权公约》通过之后,瑞士才禁止了一切强制收养或强行安置与寄养家庭的做法。但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士各级政府仍在互相推卸责任,有的还试图淡化问题的严重性。21世纪初,媒体开始关注当年受害的儿童,揭露他们曾经的遭遇,并呼吁议会就该历史问题实行干预。2013年,瑞士联邦政府正式向这一制度下深受其害的人群道歉。

不过,昔日的这群“出租孩子”仍在赔偿问题上斗争着。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寄养儿童在农业领域付出的免费劳动价值高达200亿至650亿瑞士法郎,目前仍在世的1.2万至1.5万名受害人应该获得共12亿瑞郎的补偿。

2014年12月,瑞士受害儿童发起的“补偿动议”征集到110万个签名,并提交瑞士联邦国务秘书处,呼吁给予受害者5亿瑞郎的经济补偿。但2015年12月份,瑞士联邦政府向议会提出反议案,仅同意划拨3亿瑞郎的补偿基金。2016年4月,瑞士议会国民院表决支持政府的反议案,同意给予每名受害者最多不超过2.5万瑞郎的补偿。根据2012年瑞士工资收入结构数据,瑞士居民月收入中位数为6118瑞郎。也就是说,这笔补偿金仅相当于一名普通瑞士人4个月的收入。

如今,对于那些已到不惑甚至已近暮年的在世受害者而言,补偿数额的多少或许不再重要,赔偿背后所体现的社会正义才是其所看重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