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曾经以“红色”闻名,红的是革命岁月中血与火的考验。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模范县,4块写有“模范兴国”的红色巨匾曾经悬挂在兴国县城东南西北4个大门上方。苏区时期,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9.3万人参军参战,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是全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县。据不完全统计,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红军将士就有12038人。
而今日的兴国满眼绿色。绿的是漫山遍野的油茶、长势喜人的无公害蔬菜以及池塘中静静飘香的白莲。在这些绿色背后,是兴国人坚持将水土流失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发展理念。作为南方第一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这片革命的红土地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烈日炎炎,枝叶参天的古樟树下凉风习习,成排的高大樟树组成了一道1公里多长的“树墙”,环抱着山岭中的小小村庄。“这些树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绿色财富,我们也要留下新的绿色故事。”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党支部书记刘和兄说得颇为动情。
绿色来自精心保护。兴国县水土保持局工程师赖福和的故事和一把长得颇像麦子的草有关,放眼望去,山坡上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深色的是油茶,浅色的就是这种草,叫做宽叶雀稗。在杰村乡的万亩油茶基地里,我们不但要挖竹节沟、反向坡,还要在边坡上种草,然后才在沟头种上油茶。这样一来,60毫米以下的雨可以完全留在山上,起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这是在保护中生态开发的第一步。”赖福和说。
绿色来自产业发展。贫困户杨兰英的故事和大棚里的辣椒有关。她的丈夫因患病不能工作,全家原本就靠她一人种4亩稻田,一年收入只有3000元。
“村里给我争取了2万元入股蔬菜基地,还优先照顾我在基地务工,每天70元,再加上分红,一年收入能有2万多元。”杨兰英轻柔地摸着手里的辣椒苗,“今天我一早7点就来下肥育苗了,自己要分红,更希望它们好好长”。
绿色也来自模式创新。贫困户郭地秀的故事和自家屋顶上20块光伏发电板有关。“我没有出一分钱,就通过‘光伏扶贫贷’安装了5000瓦光伏发电板,并网发电1度电1.18元,现在这季节一天能发10来度电。”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前5年不还本,政府贴息,一年多收入5000元,第6年到第15年还贷,但一年也能多收入2000多元”。
“万亩油茶、千亩蔬菜、百亩白莲,再加上光伏发电,这些绿色产业和绿色能源,帮我们打赢了扶贫攻坚战,今年我们就要摘掉省定贫困村这个‘帽子’了!”刘和兄语气里颇有些激动。在他身后,大型挖掘机正在挖土作业,这是村里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池。“产业发展了,环境变好了,我们还有致富的新办法!”刘和兄告诉记者,村里还准备修建一条4公里长的旅游公路通向高速公路,还要开发100亩河滩地种上猕猴桃,再加上白莲和蔬菜,将来发展旅游采摘。
“想要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结合好,一是要产业选择好,二是要造血方法好。”杰村乡党委书记危先民告诉记者,“造血”方法就是通过收益扶植和经营扶植,促进贫困户的财产性增收和分红性增收,比如杨兰英在蔬菜基地的入股和务工收入。“这是一套包括股权分红、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在内的利益联结机制,拿油茶基地来说,托管到县里的龙头企业百丈泉公司,全乡452户贫困户以每户2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入股公司,获得5亩油茶股权,前5年按15%的利率保底分红,5年后按实际产出分成;180户贫困户参与林地流转,每户增收4000元;100余名贫困户在油茶基地务工,人均增收1.5万元。这就创新了贫困户的收益模式,也扩大了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了他们的经营实力,让生态开发更有动力。”
“含田村的故事,就是兴国打造产业开发型小流域的样板。”谈及兴国的绿色之变,赖福和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上班,好多地方没树没草。那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99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59%,山地植被覆盖率只有28.8%,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1.1元。而现在,光山秃岭变成了绿野丛林,全县植被覆盖率上升到82.4%,主河道河床平均降低0.8米。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34元”。2015年底,兴国县贫困村由“十二五”期间的165个下降到130个,退出35个,贫困人口从2014年底的28379户98587人,下降到17726户52765人。
“双肩承得头颅在,愿与苍生共太平。”兴国籍烈士谢云龙留下的诗句,寄托着革命先烈对这片土地的殷殷期望,“烈士功勋垂千古,誓将遗愿化宏图!”镌刻在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中的诗句,则是今天兴国人民对先烈们的响亮回答。穿过岁月长河,红色与绿色的交响曲,正在为这片光彩夺目的红土地,涂抹上崭新的色彩。
(报道组成员:赖永峰 王 晋 陈 静 刘 兴 本文执笔: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