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访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秘书长武翠英
本报记者 郑 彬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近日举行,民族文化之花的精致与绚丽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兴味愈浓。本届会演有何亮点?组委会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对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进行了采访。

问:本届会演可以说在京城引发了一场少数民族文艺热潮。与往届相比,本届文艺会演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答:从8月16日到9月14日,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43台剧目将在北京竞相绽放,奉献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正能量。与往届相比,本届有3个亮点:一是种类增加,质量提高。43台剧目有歌舞、歌舞诗、舞剧、歌舞剧、芭蕾舞剧、音乐会、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歌剧等,艺术种类之多,远远超过第四届。从目前专家和观众的反映看,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的艺术质量普遍好于上一届。

二是主题鲜明,题材多样。43台剧目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以多样的题材体现了会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从题材看,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从内容看,有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还有文化援疆剧目。很多剧目都紧紧扣住讴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生动形象,感染人、激励人,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是源于生活,很接地气。参演剧目中,来自州、盟、市的院团不少,有4台剧目是来自旗、县一级的院团。剧目来自群众、来自生活、来自基层,原生态、接地气,深受观众喜爱。

问:为保障会演圆满精彩,组委会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一是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基础上,着手进行会演的梳理总结。通过评审讨论会等形式,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反馈给各个代表团,推动剧目再打磨提高,更好地走向公众、走向市场,真正保持艺术生命力。

二是认真做好评奖工作。去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会演的评奖机制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我们反复研究制定了现行评奖方案,力求把那些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观众口碑好、市场效益佳的作品评选出来,让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块金字招牌,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是切实办好会演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文艺晚会。9月14日,本届会演的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文艺晚会《花好月圆》将举行。我们将精心组织、抓好细节,注重与开幕式文艺晚会有机统一,既表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同时体现欢度中秋佳节的浓浓亲情。

问:相较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写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少数民族重大文化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

从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到今天,36年来,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从缺乏创作和表演经验的年轻文艺工作者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艺术家。在这届文艺会演中,我们听到雄浑激昂的柯尔克孜族库姆孜弹唱、清丽细腻的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舞台上学艺纯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技艺后继有人。

总之,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伟大成就的舞台,是展示少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舞台,是展示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卓越才华的舞台,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