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本报记者 杨忠阳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重走长征路,寻找和体验红军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当下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纪念方式。红军长征精神究竟是什么,如何传承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日前,经济日报社原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两位嘉宾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畅谈了各自的故事和体会。

人是需要信念支撑的

故事先从罗开富徒步长征路开始。“我是在红军长征胜利50年后同一天同一时刻,即1984年10月16日傍晚,和江西于都县的两位向导冒雨踏上征程的。”罗开富说:“半夜,我们走进了黎村乡。凌晨两点,终于找到了50年前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同志当年的宿营地。我顾不上脱去湿衣,赶紧写报道,写完后又赶紧打电话,用口述方式把报道传回报社。”

“第一天走下来,脚上就磨出了血泡,第二天更严重,到了第三天,血泡磨破之后竟和袜子粘连了。没法子,只好把袜子剪了,一些碎袜片还粘在脚上。”罗开富说,沿着红军的足迹徒步长征路,困难之多远超想象。

罗开富动情地讲述起过草地的惊险经历。“草地腹心地带是沼泽,我们走了8天,向导等同志每天要竖起8米多高的铁杆,上面架30米的天线供发报传稿。有一天,大家正在固定架好的天线,突然一阵狂风把天线和铁杆吹倒了,砸伤了不少人。而比这更严重的是,泥潭中的‘灭顶之险’随时都会发生。”罗开富感慨道,和平年代徒步长征路尚且如此,战争年代红军长征该是何等艰险,这使得他对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有了更真实的体会。

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没能挡住红军战士前行的脚步,也没挡住一名中国记者追寻革命先烈足迹的理想信念。1985年10月19日,先后在2800位向导、陪同和医生一起走路、签名见证下,罗开富成为继红军之后,完全按照长征原路,同样用时368个日夜走完了两万五千里,并坚持每天完成一篇见报稿件的记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谈及当年徒步长征路的初衷,罗开富说,从19岁参加工作起,他一直在长征沿线工作,接触了很多红军长征的历史,深深感觉长征精神对上世纪80年代建设“四化”很有用处,所以就向经济日报社编委会打报告重走长征路。时任总编辑安岗批示同意,同时提出了徒步长征路的3个目的:一是用新闻的形式再现当年红军伟大长征,填补历史上没有报纸对红军长征做系统真实报道的空白;二是为反击当年反动派在报纸上对红军长征的污蔑和歪曲;三是给进行“四化”新长征的人们以启示。

什么力量支撑着罗开富完成重走长征路的这一壮举?罗开富认为:“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那一代人的不懈坚持。作为经济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我一定说到做到,为中国记者的荣誉而坚持。”

“人确实要有信仰,要有精神。”王新生表示,人如果要是没信仰没精神就没有力量。当年在长征途中,既有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又遇到像雪山、草地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但广大红军指战员依然坚定革命一定能够胜利的信念,使出所有的力量,最终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在工作和生活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你敢于迎接挑战,有一股子干劲,咬牙坚持就挺过去了。

重走长征路不是作秀

针对不少人质疑“重走长征路是不是作秀”这一问题?王新生说,重走长征路就是要传承长征精神,“这些人质疑,是因为对长征精神不了解。什么东西只有你体验了,才能真正认识。重走长征路必须要身体力行,走进当年红军的世界”。

在王新生看来,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分别体现在我们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党的领导,有先进理论指导。“有先进的政党、先进的思想理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因此,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王新生说。

“长征已成为不朽的英雄史诗。它不仅是我党我军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重走长征路,完全改变了我的世界观,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一次灵魂的净化,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党和军队在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后,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罗开富说,除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红军长征精神还饱含着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定力和气质,“长征精神将鼓舞每一代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王新生说,长征精神最核心的就是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一种信念。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现在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近,我们的基础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现在,改革步入深水区,我们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越到紧要关头,我们越要用长征精神克服困难、凝聚力量。“红军长征遇到多大的挑战啊,现在我们条件好了、生活好了,只要我们把长征精神发扬下去,就能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