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自行车应“双轮”驱动
杜 铭

随着交通拥堵加剧和人们绿色出行意识逐渐觉醒,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上班族远距离通勤“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愈发体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由于“僧多粥少”,很多地方出现了公共自行车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如北京高峰期“一车难求”,办卡不得不长期停滞、放开后群众“连夜排队”抢办,加之手续繁琐等因素,使得很多人对这一绿色交通工具只能“望洋兴叹”。如何才能扩大公共自行车的优质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近日,一种更加方便灵活的“网约自行车”现身上海、北京街头,使用者通过手机APP软件即可预约使用,只需交纳一定的押金、使用费,无需办卡,也无需停靠在固定站点,让绿色出行多了一种选择。这也启发我们:既然政府公共服务有难以到达之处,公众也有绿色出行的强烈需求,为何不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取长补短,形成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双轮”驱动呢?

事实上,武汉、石家庄等城市目前已经出现了公共自行车运营一段时间后投入乏力、难以为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要么过于依赖政府、投入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运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灵活多样的服务;要么完全交给市场,政府缺位,管理不到位,同时运营企业只图套取政府补贴、过于重利轻服务。

由此可见,政府和市场这两种手段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应该探索将两者更好结合起来的有效机制。政府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该一推了之;企业应在政策资源的支持下,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探索市场化道路。例如,杭州在政府一次性资金投入后,通过挖掘广告资源、开发多功能服务亭、开展“碳交易”等方式,推动公共自行车项目市场化经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价格机制方面,也可以大胆尝试。当前,“第一小时免费”的收费机制设计,使得公共自行车近似于一种社会福利,容易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也对享受不到这项福利的人不公平。因此,不妨借鉴上海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公交、改为发放补贴的做法,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促使人们珍惜并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提高收入、进入良性发展循环,从而进一步让公共自行车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