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肩负起“引路人”的神圣使命
本报评论员

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母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引领尊师重教风尚,同时,他对基础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强调,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要求,也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为学莫重于尊师”。“程门立雪”“子贡尊师”成千古佳话,尊师重教、崇智尚学是中华美德。一个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的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一流的实力,我们国家才能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中国的强大需要一大批拥有高尚品德、优良素质、创新才干、奉献精神的人才,而能否培养出这样的精英队伍,教育责无旁贷,教师责任重大。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广大教师更要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树师德、重修身,努力成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指路明灯,也为未来播撒更多创新创造的种子。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使命,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成为实现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三尺讲台上的教师被全社会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幸运、呵护这种希望,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这些年,随着一系列国家教育规划和相关改革举措的出台,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但是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还很明显,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的权利困境、待遇困境常常引发社会关注,也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需要给予教师们更多的关怀,特别要重视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师的工作生活,改善待遇、关心健康、维护权益,促进教师队伍的均衡、公平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