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全国“全域旅游推进大会”将在“沙漠水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召开,国家旅游局、有关部委和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旅游行业负责人以及旅游从业者齐聚于此,共襄盛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迎来了全民旅游时代,旅游业由景区时代开始步入全域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模式的革命,是旅游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必将促进我国旅游业大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如是说。
全域旅游,宁夏先行。宁夏是西部小省区,旅游开发比较迟,知名度不高。但近年来宁夏发挥后发优势,前瞻性地提出了“将宁夏当做一个城市经营”的超前思路,出台全域规划,将交通、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协同发展,成为全国发展全域旅游最早的省区之一。2015年,宁夏正式提出打造“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全域旅游模式,成为继海南省之后率先从省区层面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内陆省区。后发前瞻,弯道超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省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宁夏正大步迈向全域旅游新时代。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认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建设。”
“一河两山”布全局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站在刚竣工不久的银川黄河大桥上远眺,大河、绿洲、沙漠、远山等美丽景色尽收眼底,“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名不虚传。
“宁夏地域小而美,特色浓而鲜,区位好而优,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先天优势。”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徐晓平介绍说,宁夏疆域面积只有6.6万平方公里,地理景观资源却有40多种,堪称“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数每年呈现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宁夏旅游形成了以黄河为中轴,南通六盘山、北达贺兰山的“一河两山”基本格局。以此为基础,宁夏全域旅游“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提出了“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的重点打造方向。具体而言,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两带”补齐短板。由于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宁夏旅游西强东弱。2008年以来,随着黄河金岸的建设和全线贯通,黄河以西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周边景区、青铜峡黄河楼景区、中卫沙坡头风景区已串点成线,但黄河以东由于景区少,还没有形成连贯线路。为了补齐短板,宁夏全域旅游“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规划将首府银川定位为“一核”,即为宁夏全域旅游核心区,利用其交通区位优势和首府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承担集散与服务中心功能,重点建设“两带”,即黄河金岸旅游带和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其中,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建设至关重要,重点建设古原州、韦州、灵州、兴州等历史名古城遗址景区,形成宁夏东部旅游交通环线,从而使宁夏旅游地图由哑铃状变成椭圆状,实现全程闭环旅游。
“三廊”整合资源。为了有效整合资源,使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宁夏“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规划提出建设“三廊”概念。一是依托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酒基地,打造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构建国际著名葡萄旅游目的地;二是以须弥山、固原博物馆、中宁石空寺等为主体,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为补充,打造清水河流域丝路文化旅游廊道;三是依托水洞沟景区、古长城遗址、哈巴湖等景区,打造古代军事文化主题廊道。“三廊”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区域发展脉络,即避免了无序化和同质化建设,又使三条廊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目前,三廊建设稳步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廊道建设颇具规模。
“七板块”打造精品。为了全面提升景区质量,在“十三五”全域旅游规划中,宁夏着重打造“七板块”景区,即大沙湖休闲度假游板块、西夏文化旅游板块、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旅游板块、边塞文化旅游板块、大沙坡头休闲度假旅游板块、韦州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大六盘红色生态度假旅游板块。目前,各大景区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扩规提质工程。
《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还确定了中卫市、西夏区、永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泾源县作为宁夏全域旅游试点市县区。根据规划,宁夏创建全域旅游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2016年为“筹备启动期”,2017年为“持续推动期”、2018年为“全面创建期”。“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引领带动其他市县逐步分批创建,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活动,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宁夏真正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徐晓平说。
争先恐后创“全域”
旅游业是宁夏的支柱产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面对机遇,宁夏各市县争先恐后发展全域旅游。
中卫市有“沙漠水城”之称,是西部新兴旅游城市。近年来,中卫市发展“城旅一体化”,拉大城市框架,扩大景区面积,为发展全域旅游打下良好基础。“去年以来,中卫市编制完成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通过沙坡头区做片、中宁县做线、海原县做点,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推动沙坡头区由‘景区时代’向‘全域时代’转变,中宁、海原由‘无景区’向‘景区时代’转变。”中卫市旅游局局长黄华介绍说,为了夯实全域旅游基础,中卫市主要采取了四大举措:一是加快建设旅游新镇,实现封闭运行,使之真正成为来宁游客东进西出门户;二是对市中心高庙、鼓楼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恢复中卫历史名城古貌古韵,形成中卫独有的风格特点;三是实施景区提质扩容工程,以沙坡头景区为龙头,重点推进东扩、西延、南跨、北跃计划,建设沙漠玫瑰酒店等一批项目,着力增强沙坡头景区的沙、水魅力;四是加快旅游与工业、农业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据了解,2015年中卫市共开工旅游项目28个,概算总投资达25.6亿元。
泾源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降水丰沛,生态良好。根据当地实际,泾源县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与发展全域旅游紧密结合,积极发展乡村游。实施县城至老龙潭景区20公里旅游服务带建设工程,以香水河、泾河为主线,对沿线村庄居民风貌进行了特色化改造,打造六盘山旅游特色村寨、民族风情园、观光植物园、农家旅馆等特色风情线。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改造提升现有“农家乐”,打造“生态牧场观光园”等生态旅游业态,力图实现“乡村即景区、乡村即酒店、乡村即度假区”的全域旅游模式。去年以来,泾源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交通环线工程,打造自驾游旅游专线,建成辐射重点景区、支撑城镇、便捷通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全域旅游创造条件。
永宁县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地处宁夏平原的精华地带,紧邻首府银川,有银川的“会客厅”之称。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永宁县将生态旅游建设和文化旅游建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以“四个十万亩”工程为核心,通过土地集约化管理、产业特色化聚集,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度假旅游;依托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廊道核心区,规划建设20多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庄,打造“旅游+葡萄”;以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银川当代美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地产项目为依托,发展“旅游+房地产”“旅游+文艺”,提升永宁县旅游形象。
目前,以示范市县区为龙头,宁夏全域旅游正在积极向前推进。
“全业全时”齐推进
初秋的塞外,绚烂如画。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一望无际,欧式酒庄的彩色尖顶不时可见。经过多年发展,宁夏贺兰山东麓已成为我国优质葡萄酒产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酒庄70多家,形成百公里葡萄廊道。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在出产美酒的同时,贺兰山产区成为景区,酒庄也成为景点。
“旅游+促进了酒庄发展。”银川巴格斯酒庄工作人员郝静告诉记者,由于葡萄酒在国内发展历史较短,大多数人对葡萄酒缺乏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当地销量不多。这两年来,酒庄旅游兴起,很多人通过到酒庄旅游和品鉴葡萄酒,了解了葡萄酒,成为葡萄酒消费者和葡萄酒文化传播者,酒庄的知名度和葡萄酒销量有了很大提升。为鼓励酒庄发展旅游业,促进产区景区化,这两年来,宁夏旅游部门给符合条件的酒庄颁发景区等级证书和牌匾。而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被列入宁夏全域旅游“三廊”计划,贺兰山东麓酒庄将会迎来更多消费者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旅游+”不仅促进了葡萄酒产业发展,在全域旅游模式下,还融合工业、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催生新业态出现。据了解,宁夏正在打造光伏旅游、云端旅游等新兴业态。
在推进全业发展同时,2015年宁夏旅游局还推广“冬游宁夏享受阳光”活动,推动宁夏旅游由“半年游”向“全时游”转变。为推广冬季旅游,宁夏旅游局和各大景区进行精心策划,推出文化探秘之旅、民俗风情之旅、特色美食之旅、冰雪运动之旅4大板块9条精品旅游线路产品,采取了减免门票、价格优惠、加强宣传等一系列吸引游客的措施。宁夏旅游局还要求全区所有4A级和5A级景区一律开门接客,实现了全年营业常态化。据了解,2015年至2016年冬季,宁夏游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了10.4%和8.8%。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面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是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最终目的。自治区要从全局着眼,从细节着手,因地制宜地将各地旅游景区精品化、全域化,全力打造处处是景点、满眼是风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让塞上美景成为宁夏的标志和名片。”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