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点权宜之计 多点长效措施
杜 铭

受学校开学,中秋、国庆双节以及旅游旺季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年来,9月的京城往往格外拥堵。面对即将到来的“最堵9月”,北京市除了采取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新增8000辆公共自行车等措施外,还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不开车、少开车,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为治理拥堵,党员干部带头绿色出行,值得肯定。事实上,在北京历次举办重大活动之前,都曾经采取过类似的举措,比如为一半数量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贴上封条等。这些措施确实换来了一段时期内交通的顺畅、空气质量的改善,以至于人们对“北京蓝”纷纷点赞、念念不忘。同时,人们不禁感慨:既然我们可以做到,为什么就不能让美好的蓝天留得更久一点呢?

应该承认,有一些治理措施确实只是应急的“权宜之计”,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社会成本,既不应该也不能够长久坚持下去。但同时,我们也不妨开动脑筋、多方探索,让“权宜之计”变成长效措施。

面对久治不愈的“城市病”痼疾,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哪些措施可以坚持下去?或者现在还不行,但可以不断创造条件、使之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其具备可操作性、成为长效措施,成为治理交通拥堵和雾霾的有效手段。

这并非异想天开。比如这次北京市要求市、区两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尽量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和网络视频会议等科技手段安排会议,就是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减少出行需求的有效措施。推而广之,如果能进一步普及“智慧”办公、加大政府信息化建设力度,不仅可以让政府运转更加高效,还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这样做可谓一举多得。

进一步说,仅仅号召党员干部在九月带头不开车、少开车,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失之于缺乏约束力。绿色出行不能光靠上级号召和自觉行为,也不能光靠一两个月的突击。我们更应该加大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多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把“一阵风”变成长期坚持。如此一来,绿色出行才能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当然,要想让“权宜之计”变成长效措施,我们还需要做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这恰恰是对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检验。比如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关起门”来搞信息化,无法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这显然不利于方便群众办事。要真正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就要尽快破除信息交流障碍。比如整治违法停车行为,也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挖掘现有车位资源的潜力,另一方面多方开辟新的渠道。

治理拥堵,绿色出行,我们盼望多点长效措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