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指南发布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本报记者 黄 鑫 实习生 李世瑶

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和国防科工局今天发布了《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指南》,提出到2018年,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质量信誉形象明显改善;一批企业迈入产业价值链高端,一批自主品牌加快走向世界。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质量和品牌是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制造强国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质量和品牌,不要说中国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不能实现,就连制造大国的地位,由于一些国家的追赶,都要褪色和动摇。”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坦言,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质量基础能力、质量安全风险、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实物质量和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因此要推进品质革命,打造精品装备,构建以质量安全为基础,以先进质量为核心,以赢得市场认可的国际化品牌为标志的装备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为此,《行动指南》提出分三个阶段,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品牌水平大幅提升。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到2018年,夯实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发展的基础,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第二个阶段是到2021年,推动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品牌整体提升,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得到显著提高。第三个阶段是到2025年,推动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品牌达到世界制造强国水平,以中国装备树立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新形象。

“第一个阶段解决的是基础能力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比如要解决一批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在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二、三阶段则是要升级,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提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行动指南》强调要通过完善扶优限劣的采购制度来激发企业提升质量和品牌的内生动力。工信部将在工具、量具、模具、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基础类装备,以及重点通用类装备等领域,试点建立产品质量分级制度。同时,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高端技术装备和优质产能“走出去”。

“政策将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高质量的、高效益的产业转移,企业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品牌培育方法和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还需要一大批质量技术咨询机构,在咨询、检测、试验、鉴定、评价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沙南生说。

据介绍,工信部将以区域、行业和产业集群为重点,实施质量和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和品牌服务能力,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创意设计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领域的培训、诊断和辅导等服务。到2018年,在500个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形成质量和品牌服务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