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长宁区:
“医养结合”助老人安康
本报记者 沈则瑾
长宁区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
(资料图片)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长宁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占户籍总人口的31.5%,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长宁区民政局与区卫计委、区医保办等部门紧密配合,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对更加便利的生活照料和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今年,长宁区会同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开展了“长宁区社区失能老人生活状况及服务需求调查”,对全区2000多名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存在困难及服务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介绍,调研显示,这些老人年龄集中在80岁至94岁,大多数与配偶或子女同住,总体支付能力不强,他们是最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

调研发现,老人的医疗照护需求主要有:提供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帮助上门康复、提供检查身体服务和临床护理等。生活照料需求主要有:洗头、助浴、理发、就医陪护、紧急呼叫等。调研报告提出,在未来的“医护康养”格局中,以“医”占60%、“养”占40%为宜。章维说,“我们正在和区卫计委、区财政等部门进行研究,看如何将调研成果落地为政策支持”。

长宁区今年还重点推进了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状况进行评估,以便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养老服务供给。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主要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机构老年照护等两大类四小类服务。截至7月底,系统已完成评估87人。

章维介绍,评估受理对象主要是60周岁以上、有照护需求的户籍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参加城保、居住在长宁区的高龄户籍老人。有照护需求的老人可以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去申请评估。目前长宁区已成立了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完善了操作流程,上海申诺养老评估中心等三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上海文杰护理院等5家社区护理站(院)也已建立,已培训评估人员86人。

此外,长宁区还在整合“机构+机构”,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多部门联合合理配置养老和老年护理床位,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等功能进行融合,促进区域内养老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的医养协作、双向转诊,提高养老床位资源的使用率。目前,长宁区38家养老机构中,设有内设医疗机构的有11家,其中9家纳入医保联网三段结算,今年还将增加2家内设医疗机构。

长宁区积极整合“社区+社会”,探索“医养结合”向社区延伸,扶持社会办老年护理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已完成4家社会护理站设置,增设社区老年人医疗门诊部,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护理保健等服务。

长宁区民政局与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先后在多家养老院与护理院、医院之间开展床位“双向流转”试点。在逸仙第二敬老院(文杰护理院)试点开设老年护理床位99张,实现护理院和养老院之间的相互转床。金福第二敬老院与上海电力医院开展“医养结合”合作,为养老院老人提供上门健康保健咨询等服务。

一年多前,长宁区启动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区人社局(医保办)会同区卫计委、民政局共同确定周桥等3个试点街道及护理机构,形成涵盖区医保中心、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的相关工作机制。截至7月底,累计受理408人,护理机构确认118人次,已护理3244人次。

章维说,长宁区民政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一起,加快促进“医养结合”多种模式发展,完善老年照护统一评估体系,整合优化“医养服务”资源,建立梯度式支付体系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强化信息化支撑,推动资源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差异化的医养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区内老年居民的满意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