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手机可以戴在手腕上、平板电脑可以折成小本儿放进衣服口袋,电视可以像花卷一样卷起,将是一种怎样的奇妙体验?
这样的梦想很快有望大规模照进现实。在iWorld2016数字世界博览会上,一张薄薄的“塑料膜”甫一亮相立刻吸睛无数:4.8英寸大、0.13毫米厚、3.1克重,其上不同图案交替呈现,更重要的是还可卷曲,像手镯一样套在手腕上。这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柔性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产品。
今年7月份,总投资达465亿元的中国首条柔性显示生产线——京东方第六代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顺利封顶并计划2017年投产。“柔性屏的研制成功和逐渐量产,将使可穿戴设备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明年投产后,上述产品和应用将很快面世。”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表示。
柔性显示就是使用柔性基板制造成超薄、超轻、可弯曲产品的显示技术。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AMOLED技术由于具有“主动发光”的特质,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较广,且突破了不可弯曲的局限,更适合发展柔性显示。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高端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轻薄度、色彩等已接近极限,柔性AMOLED将逐渐成为显示行业主流,在消费类电子、穿戴式终端、车用电子设备和照明等领域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极佳增长潜力。有关机构预测,2016年至2022年,柔性AMOLED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5.1%。
不过柔性显示虽美,中国能否弯道超车仍有待时间检验。成都京东方总经理杨国波说,三星已投入AMOLED领域多年,在产业链配套、量产工艺上已较成熟,整体上中国AMOLED发展与三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技术上已基本同步。但在产业链配套方面还相对薄弱,比如柔性显示面板上游的一些关键材料和设备仍依赖进口,整体基础较差。
“目前一些移动终端企业已与京东方达成合作意向。”杨国波透露,京东方的柔性显示战略是专注柔性开发,聚焦中小尺寸产品,立足智能手机市场,全面布局智能穿戴、车载等新应用市场及VR等新技术领域,并关注电视、电脑等大尺寸产品动向。
柔性时代似乎就在眼前,那么液晶显示会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柔性显示的优势在于便携、低功耗、柔性,从技术层面看它仍是半导体技术的延伸;从应用层面看,柔性显示更多聚焦移动终端,但在大尺寸显示领域液晶面板的性价比相当好,站在用户角度,柔性显示与否应该不是关键。“因此,短时间内不会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只是在未来某个应用领域,其中一个可能占比更高。”张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