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正在不断影响着世界,而要实现持续的、能够生根的影响力,必须形成具有内容和创意的“软实力”,也要具备独特和创新性硬条件,以开放融合的姿态稳步向前。
从这个层面来讲,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的探索是具有可借鉴意义的。比如,其实现整体输出的主题公园,符合当下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消费模式,它的一些体验项目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美猴王等,与中国民间故事结合紧密,与现代文化产业、科技表现手段巧妙融合,成为了跨文化、跨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可以说,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文化越往前走越要科技化,科学也要文化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会集。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大家必须认知的是,这种“走出去”应是文化远游而非产品外销,是文化融合而非价值入侵,是国际视野而非狭隘认知。
我们知道,《猫和老鼠》已成为永恒经典,这部老少皆宜的动画片里,汤姆和杰瑞这对欢喜冤家之间的追逐和“战争”,透露着机灵和幽默,给一代又一代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这一系列由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9年开始制作的动画片,没有语言却似有千言万语,没有刻意强调文化价值却令人流连忘返,而借助这些欢乐的片段,人们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它背后的团队及其传递的文化魅力,与汤姆和杰瑞有关的各类衍生品和周边也得以深度开发,其IP价值得以实现最大化。反观一些民间歌舞、美食出访、文化周文化月等活动,可能在短暂喧嚣和热闹之后并不能留下让人印象深刻、具有恒久传播力的东西,以这类方式“走出去”的也就只能被视为一次性消费的“文化产品”,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远游。
文化出口中,如何让具有文化差异的群体欣然接受也是一大关键。各地国情有别文化有异,这种差异有时候就是一种天然的屏障,因为任何文化都不具有最优性,人们不会全盘去接受另一种文化的所有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融合,要善于结合当地本土文化,创造出让世界接受的东方文化载体。在这方面,华强方特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他们在伊朗建设主题公园时,考虑到当地宗教文化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和调整。当然,这种融合不仅包括载体和元素融合,更重要的是人的融合,需要积极与当地同业者交流与合作,联合举办活动,合作开发项目等。“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进行全球化资源整合,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在互动交流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广度和深度。
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剧,文化也在不断加速全球化和相互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自身资源关起门来打造产品再卖到国外并不可行。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领先,就必须用更国际化的视角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建立一套宏大又完整的文化出口体系,学习华强方特将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艺术与全球市场对接的方式,用最前沿的技术演绎民族文化。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但越是地方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从中国文化、中国品牌的角度认识其优势与特色十分必要。事实上,在近年来的时尚界,龙袍虎头、中国红、中国结、“竹兰梅菊”四君子等中国元素频频亮相,热度不减,这正是它作为文化力量融入世界文明的印证。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文化基因却非独自存在,它自然蕴含着开放基因和发展基因,只要在根植于文化传统中保持开放势态,就能赢得外界认同,赢得自身繁荣发展。(作者为深圳市大芬美术产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