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瞪羚企业:期待更广袤的“草原”
本报记者 董碧娟

瞪羚,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动物。有这样一群创新型企业,他们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实现爆发式增长,被称为“瞪羚企业”。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近期联合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1年至2014年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1.1%,呈现突出的成长性。2014年爆发式增长的瞪羚企业共有225家,这个数量比2013年增长了两倍以上。

这群创新“瞪羚”们究竟如何在市场上迸发出“洪荒之力”?《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超常规的成长

瞪羚企业一般成立时间不长,但能够实现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速度,相比传统公司更快地做大做强

究竟什么样的企业能被称为“瞪羚”呢?长城战略咨询所合伙人马宇文介绍,“瞪羚企业”作为学术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诞生于美国,最初是指“既能快速增长又创造了大部分新增工作机会的极少数中小企业”。后来,界定进一步细化,即“1990年的销售额不少于10万美元,且其销售额在随后5年内每年均有20%以上的增长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地区开始持续关注瞪羚企业现象。美国《硅谷指数》一度将“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合比较国外对于瞪羚企业内涵和特征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新经济‘瞪羚企业’等定义。”马宇文说,就是指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之后,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进入爆发式增长的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的科研活动投入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般大于2.5%,不包括外企生产基地、销售公司、资本运作型公司、垄断型行业企业、区域分公司等。

专家指出,瞪羚企业具有四大典型特征:成长超常规,跨越死亡谷后成长轨迹呈现出非线性的爆发式增长;成长历程短,普遍成立时间不长,在试错成功后就能实现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比传统企业更快做大企业规模;业态创新活跃,无论是在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方面,都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区域性聚集,瞪羚企业更容易出现在创新创业活跃的区域和产业集群内部。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是瞪羚企业的主体。”马宇文指出,当前瞪羚企业呈现集约化、国际化、轻资产化、员工高素质化以及科技活动日益活跃化等五大发展趋势。

“瞪羚企业并不是在任何产业的任何时期内和任一区域中都能出现,而是需要相对特殊的‘新经济土壤’。目前硅谷和中关村都已经出现了瞪羚企业集中爆发的态势。”马宇文说。

目前,国家高新区共有1888家企业符合瞪羚标准,全国高新区整体瞪羚率达到2.54%。根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瞪羚率基本在2%以下。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分布在16个行业门类,其中制造业的瞪羚企业最多,达1185家,约占总数的63%。

“瞪羚企业积极推出新产品的同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活跃,走在创新发展前列。”马宇文说,2014年,瞪羚企业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增幅分别为40.7%和41.3%,技术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增幅分别为46.8%和38.8%。2011年至2014年,瞪羚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数、申请总专利数、授权发明专利数和拥有有效专利数的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4.3%、32.1%、30.7%、32.4%。

多类型的“跳跃”

瞪羚企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不同层面实现“跳跃”,引领产业创新

虽然同样具有“洪荒之力”,但瞪羚企业的“跳跃”路径却不尽相同。长城战略咨询所的专家们举例分析——

有的瞪羚企业靠不断更新产品把握新增长点,实现快步增长。比如,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更新经历了3个阶段,从软件产品迭代升级,到手机移动端和桌面入口,再到进军虚拟现实,相继推出虚拟现实眼镜和虚拟现实拍摄机。快速的新产品迭代使得公司近5年营业收入取得显著增长,由2011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52亿元。不断完善的新产品为瞪羚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成长动能。

有的瞪羚企业通过“修炼”核心技术深耕市场。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轻资产技术平台型公司,成功在新智能硬件创新浪潮中获得一席之地。他们手握核心芯片技术,芯片设计时间短、扩张性强,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快速反应和服务能力。依托优质技术,全志成为全球平板电脑、高清视频、移动互联网设备以及智能电源管理等市场领域的主流供应商之一。再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膜技术为国家治理水环境、开发新水源、保障饮水安全以及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新技术”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也在我国实现首次应用。新技术引领下,碧水源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0.2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2.14亿元。

有的瞪羚企业不断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抢得发展先机。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游戏开发、代理发行和运营,在商业模式上有两方面创新:打造跨平台游戏研发发行运营平台;打造“内容开发代理+多渠道发行平台+持续精细运营”的新模式。在产品研发上,吸纳优秀研发团队,拥有跨平台跨语言游戏引擎开发能力;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利用先进的实时监测系统,运营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再如,北京车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自己研发的车载终端产品为基础,实现车主、汽车制造、4S店、汽车租赁、保险业、物流行业的产业融合,并积极探索物联网领域,创造新的业态。传神联合(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语音处理”首创类电网的“语联网”平台模式,聚集了全球60多万名译员和1000多家翻译公司,提供日均1000万字的翻译服务。

须完善的环境

瞪羚企业尚未能充分享受到国家相关税收优惠,对这些企业培育和扶持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虽然我国瞪羚企业成长迅速,但增长速度和利润率有所下降。2014年数据显示,高新区瞪羚企业中约四成企业利润率不到5%,瞪羚企业群体平均利润率为7.4%,有占比5.61%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下的瞪羚企业最多。净利润率超过30%的瞪羚企业仅占比6.73%。

“瞪羚企业未能充分享受到国家相关税收优惠,对瞪羚企业培育和扶持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专家表示,这群瞪羚们正在呼唤更大的“草原”。据了解,当前国内18个区域出台了瞪羚相关政策,其中13个区域出台了具体政策,5个区域仅出台了顶层设计政策,尚无具体实施政策。

“区域瞪羚政策一般包含遴选标准与扶持政策两部分内容,各区域瞪羚企业遴选的标准各不相同。”相关专家说。比如,营业收入指标起点最高的是河南省,要求入选瞪羚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起点最低的是南通市,高科技创新企业上年度收入达到300万元即可参选。

相关专家指出,各区域瞪羚扶持政策主要围绕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融资能力、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引进培育人才等方面展开。根据定量分析,大部分出台瞪羚扶持政策的高新区,瞪羚数量有明显提升,企业群体增长更快。比如通过对比瞪羚企业数排名前20的高新区,出台过相关政策的高新区内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未出台相关政策的高新区内瞪羚企业。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企业咨询副总监陈卿介绍,今年7月21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瞪羚服务云平台上线,将聚合区域内瞪羚企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形成促进瞪羚企业成长的服务生态体系。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表示,瞪羚企业既是“双创”的成果,也是检验“双创”成功与否的标准,同时还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对当前高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扶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