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用数百项驰名全国全军的创新奖项,铺就一条为导弹筑巢、为祖国铸盾的强军之路,被表彰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这支“国家队”,一睹他们的战斗风采。
导弹腾飞的奠基者
骄阳似火,长缨昂首。一阵号令过后,巨剑浴火轰鸣,刺破苍穹。
千里之外,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成员心潮澎湃——正是该所创业者设计的多型发射托架,让不同年代的战略导弹接续巡游天疆。
早在1958年,为适应尖端武器发展需要,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决策,组建一支特殊的工程设计部队,该团队所在单位前身应运而生。
第一代设计者,有的曾留学海外,有的是国内精英,从“一穷二白”起步,勾勒出震惊世界的“中国首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铁塔、第一个某型导弹综合试验靶场、某型导弹第一个训练发射塔架……
从此,祖国天穹更加宁静祥和,世界和平有了分量更足的砝码。
1978年,他们设计的某型导弹训练发射塔架,斩获全国科学大会大奖。这项成果,彻底改变大型号武器发射样式和部署模式,使导弹发射效率以几何级数提升。
铸“剑”不易,建“鞘”亦难。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剑鞘”改造升级迫在眉睫。所长田庆龙、总工程师费允锋、高级工程师谭可可等一批技术“大拿”,用创新破解科技堡垒,向一个个“禁区”发起冲击。他们将仿真评估、参数化建模等技术,创造性嵌入这一宏大工程设计中,成功突破复合传感、人机对接等技术瓶颈,终于成功打造“大国剑鞘”。火箭军首长称赞:这属于观念性的创新,具有开创意义!
全域慑战的铺路石
“道路被毁”。演练途中,接到“导调”指令,某导弹旅一个梯队掉头换向。然而,横亘眼前的一座老旧桥梁,让满载导弹发射车止步不前。
站在硕大的地图前,该所党委“一班人”陷入沉思。实战中,创新团队如何保障作战部队“全域机动”?
由高级工程师王然江担纲的任务组成立,专司破解打仗时路径规划问题。团队成员走进国家交通部门,协调共享资料数据;踏上漫漫征途,测量数百座桥梁……标定战车通行关键数据,录入电脑分析研究、比对建模,成功研发某道路桥梁信息管理系统。路桥信息随行保障,精确高效的“综合导航”,让全域慑战有了基础支撑。
再上战场。该导弹旅奔赴陌生地域执行发射任务,搭载检测系统的装备车前置先行,适时对道路桥梁做“CT”,沿途道桥详尽数据、最优行进路线,尽显眼前。
面对这样的变化,深有感触的科技处长李吉笑了:“一天时间就能干完以前半个月的活,全域机动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全域机动的“毛细血管”打通了,但导弹结构精密,贮存要求高,如何确保贮存期间性能的稳定?他们将创新目光投向“剑鞘”内部。查历史数据、下部队调研,终于取得突破,先后研制多型导弹防爆牵引车和多功能减震支架车,使导弹技术保障能力有了质的跃升。
部队需求就是创新方向。一次,在某导弹旅进行工程验收,一名指挥员道出一块“心病”:跨区机动途中,掌握导弹所处环境参数,只能靠停车检测,迟滞部队行动。
创新团队集中攻关,改进反馈系统,组织力量为导弹运输车安装了即时报警系统,对车体震动、车内温湿度实施全方位监控。经鉴定,这套系统实现了对导弹运行全程可视可控,大大提升部队全域机动和综合作战效率。
建巢铸盾的国家队
滔滔大洋,战舰林立。一发发导弹呼啸而出,精确命中陆上目标……电视画面中的震撼一幕,让该所党委“一班人”倍感危机:导弹阵地,事关国家安危,和平之盾,底数究竟如何?
高级工程师叶琳提出,启动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校验战略阵地核心指数。他带领创新团队成员,依托某国防工程进行艰苦探索,穿梭于全国10多家科研院所,求教数十位权威专家,撰写百万字的论证报告。最终,他带领团队获得一项项引领科技前沿的创新技术。项目评审那天,面对厚厚的开创性成果,专家不由称赞:不愧是建巢铸盾的“国家队”。
一名名享誉国内外的设计“大师”和一群正在崛起的年轻科研群体,汇聚成一支引领创新方向的“国家队”。
文/陶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