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精细管理保平安
本报记者 杨学聪
7月20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西大街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路面水情。 本报记者 高兴贵摄

8月12日,一场雷阵雨降临京城。北京市防汛办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扎堆”的微信群中热闹起来。“密云什么情况,怎么持续发布红色预警?”“灾害预警为何变成黄色了”……记者们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扔出来,群中的防汛专家立刻回复:“12日8时至12时全市雨量监测站平均10.2毫米,最大降雨量是密云穆家峪的169.9毫米”“群众已安全转移”……

在汛期,这种在微信群中的即问即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北京防汛,从来都无小事。”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重新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建立了“1+7+5+16”的防汛应急体系,市防汛指挥部下设7个防汛专项分指挥部、5个流域防汛指挥部、16个区的防汛指挥部。这座特大型城市正“以百分之百的准备,应对百分之一的可能”的态度,用精细管理织就一张安全网。

从6月1日起,北京市防汛指挥中心会商室每日例行防汛会商。各单位各司其职:市排水公司及各分公司,确保机场、下凹式立交桥及重点积水路段一旦出现排水不畅情况能快速除险;住建部门监管在建项目的防风防汛及城区老旧危险房屋的防雨防涝;有关区防指及旅游部门重点关注和抓好泥石流灾害易发区、京郊旅游景点等防汛避险工作……从预案到应对措施,精细化管理强化到位。

北京市防汛办常务副主任王毅表示,“北京建立完善了市各级防汛指挥部门上下联动、统一调度指挥的防汛工作机制,确保了防汛安全,走出了一条符合北京实际的防汛排涝、除险避灾路径”。

“过去3年里,北京治理了中小河道174条、1460公里,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这使城市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北京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表示,不断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为城市防汛提供了“硬”支撑。

今年汛期前,北京已经升级改造85座泵站,排涝标准提高到5到10年一遇。重点对一些重要道路上的下凹式立交桥区的泵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市建成雨水利用工程1178处,综合利用能力达3200万立方米,相当于建设了16个昆明湖。以蓄洪能力700万立方米的西郊砂石坑蓄滞工程为例,很大程度缓解了中心城区河道的排洪压力。

有了“硬”支撑,面对汛情,管理者有了科学调度的空间。今年7月,北京经历了一场让人难忘的大暴雨。市防汛指挥部将预警和提示信息通过全网短信、网络、电视台、电台等渠道广泛发布,得到市民的配合与支持,20日早高峰交通流量下降了20%。北京还充分利用水库、河道、闸坝调蓄洪水,确保排水畅通。

北京近几年总结经验教训,整合全市防汛工作,新建了防汛指挥中心、会商系统及防汛综合指挥平台等信息化项目,整合了会商研判、预报预警、调度抢险等业务支撑,市防指优化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间协同指挥方式,提高了指挥决策能力和服务公众能力。如今,全市中心城区重点积水点、下凹式立交桥以及乡镇防汛重点地段均可实现网上会商研判。大数据和“互联网+”已经成为确保首都防洪安全的科技利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