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铁路局兰州电务段检修车间女工班:
在继电器上“绣花”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冯 枫

月亮爬上了枝头,兰州铁路局兰州电务段检修车间的三楼依然灯火通明,作业区内时不时发出有节奏的嘀嗒声,继电器工区的33名“娘子军”全神贯注地伏在操作台,赶着检修新建兰渝铁路线的继电器。

工长杨晓霞验收完最后一台继电器,就忙着组织班后总结会,“最近大家比较辛苦,主动加班加点,按期圆满完成了兰渝线建设需要器材的检修任务。安全是生命,质量是保障,虽然检修任务重,但我们坚决不能让一台继电器‘带病’上线”。

“继电器”是铁路部门实现运输安全生产的一种电控器件,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通过它的一开一合,精确指挥钢铁巨龙在千里铁道线上驰骋。每个继电器上有24个接点,很多接点的触点误差不能大于0.2毫米,所以,检修继电器,等于是在上面“绣花”。

兰州电务段检修车间(检修所)继电器工区承担着管内108个车站、93440万多台继电器的检修任务。全班组33名女工用勤劳的双手、锐利的目光、灵敏的耳朵,在“嘀嗒”声中完成日检140台、年修41500台继电器的检修任务,实现了年检修41500台继电器“零故障、零返所”的目标。

如何将33名女职工的心凝聚起来,形成人心思齐、人心思上的良好氛围?有着12年工长经验的杨晓霞和副工长程景云既严格管理,又不忘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

今年初,继电器工区采用计算机扫码管理模式。对于这个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43岁的班组来说,计算机操作成了她们最大的拦路虎。老职工宋海霞担任程序管理员,微机操作颇为熟练,是流水线微机故障处理的“专业户”,她自告奋勇当老师,手把手地教姐妹们操作。有的女工刚学会了下一步,却忘记了上一步,渐渐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宋海霞就不厌其烦地讲解。为方便姐妹们学习操作流程,宋海霞用习惯用语做成简易图表,粘贴在操作台上,让姐妹们参照操作,解决了班组最头疼的问题。

对于娘子军来说,继电器检测、检修任务非常重,加班加点是常事。不过,更让她们头疼的是成品装箱:一个箱子近50斤重,从三楼走楼梯搬运到地面,再装车送往各个车站,都由她们独自完成。体重仅90斤的管理员陈玲,也能搬起50斤重的继电器箱子。工友看到她干活的那股泼辣劲儿,问她累不累,她总是调侃说:“别看我个子小,可是我本领高啊。”

遇到临时增加继电器检测任务时,姐妹们在检测台前一坐就是8个小时。有时突然接到几千台继电器的卸车入库任务,姐妹们就齐刷刷全上阵,你抬我搬。有的姐妹的手被磨破了,贴上创可贴继续搬;有的姐妹胳膊酸了、腰也直不起来了,我给你揉揉胳膊,你给我捶捶背,相互鼓励着继续干。库管员赵瑰兰因装卸继电器,双休日经常加班加点,丈夫不理解,孩子常抱怨,但她毫无怨言,微笑着说:“困难只是暂时的,挺一挺总会过去,我们能通过努力,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挺有满足感的。”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广泛运用,班组开展了聘请厂家授课、工人技师讲业务、疑难问题确诊会、检修质量擂台赛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姐妹们在干中学、学中比、比中提高。青年技术骨干张玉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师傅的帮带,没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继电器我真的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现在,她能够在3分钟完成继电器零部件的拆装,7分钟完成盲装,准确率达100%,被工友们称为“继电器工匠”。

“检修所出的成品不能有一点瑕疵。”这是这个班组一直的追求。这个追求也引领着各作业环节管好“自家门”,坚决不把作业“缺点”流入下一环节。工长杨晓霞经常盯控各流水点的标准化作业情况,每天对5%的器材抽验检查,力争把“缺点”消化在本环节。经过验收员的关口,库管员对出所继电器还要逐台验收,把住最后一道关。程序管理员杨金红说:“质量就是安全,说啥我也不能把‘问题’继电器放出去。”在这些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下,检修车间每年计划修的16000多台、临时检修的24000多台继电器,全面实现了“零误差、零故障、零返所”的骄人战绩。她们也先后获得兰州铁路局“先进班组”、甘肃省“三八”巾帼奖、“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路“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