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在新疆 家在南阳
本报记者 郑 彬 通讯员 王笑荷
上图 艾尼宛尔全家。

中图 艾尼宛尔的母亲(右一)从新疆来南阳探亲。

下图 饭店全体员工合影。(资料图片)

在河南南阳,新疆艾尼宛尔饭店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家餐馆。开店时间长,味道正宗,生意红火,是大家对这家饭店的普遍印象。49岁的饭店老板艾尼宛尔·阿不拉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在南阳生活了整整28年。他曾为挣钱养家跑遍大半个中国,最终把漂泊的脚步停留在了南阳。经营饭店26年,他没有攒钱买房却将积蓄一次次投入公益事业……

是什么吸引他停下了漂泊的脚步?是什么让他如此热心公益?艾尼宛尔说,“在南阳,我不仅邂逅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还得到了陌生人慷慨无私的帮助。唯有感恩社会,才能报答那些终生难忘的恩情”。

两颗心的靠近:

南阳女婿天山来

落脚南阳,对于艾尼宛尔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在南阳,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

艾尼宛尔出生在新疆拜城县拜城镇,14岁那年,父亲去世,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承担起照顾妈妈和3个弟弟妹妹的重任。“那时,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郑州,需要七天七夜时间。”艾尼宛尔回忆说,1985年,他第一次走出新疆,先后辗转郑州、北京、天津、长沙、武汉……每到一处,他都靠摆烧烤摊为生。到南阳之前,艾尼宛尔在每处待的时间多则一年、少则一周。

“当时,一下火车就看到南阳火车站广场上有清真饭店,感觉很亲切。”身上只剩下27元钱的艾尼宛尔,一头扎进饭店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有清真寺。在河街清真寺附近,他得到了穆斯林兄弟买老二的帮助:赊给他价值100多元钱的羊肉,让他先支个烧烤摊解决生存问题。如同漂泊多年的浮萍,渴盼稳定生活的艾尼宛尔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不久,艾尼宛尔来到邓州的一家电影院门口摆摊卖羊肉串,生意火爆。不到两年,他就在邓州开起自己的第一家清真饭店——天山风味。在这期间,他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姻,身边多了个需要照顾的年幼女儿。

艾尼宛尔的房东有一位善良的女儿叫杨云静,看到艾尼宛尔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就默默地帮他打扫卫生、洗衣服、照顾孩子,两颗年轻的心也在渐渐靠近。在杨云静印象里,维吾尔族同胞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开朗,身边的艾尼宛尔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他特别能吃苦,为人真诚大方,是个可靠的人。”杨云静说。

然而,当两人谈婚论嫁时,却遭到了双方家人的强烈反对。柔弱的杨云静作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只要人好,其他都不重要!”她和艾尼宛尔结婚了,并一起回到南阳市区重新创业。靠着自己的勤奋、真诚,艾尼宛尔逐渐赢得了杨云静家人的认可。孝敬老人,教妻弟做生意、开饭店,照顾一家老小,来自天山脚下的艾尼宛尔,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

“我妈妈后来发自内心地说,艾尼宛尔比亲儿子还要亲!”杨云静笑着说。艾尼宛尔满怀深情地望着妻子:“你那么信任我,我得争气,对你负责啊!”相濡以沫20余载,艾尼宛尔和杨云静用漫长的时光证明,真爱是可以跨越地域、民族的。

十余人的饭店:

民族团结一家亲

1998年返回南阳市区开饭店至今,艾尼宛尔得到了不少汉族朋友的无私帮助,饭店也成为一个多民族员工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刚回南阳时,我差不多是一穷二白。”在邓州开了几年饭店,艾尼宛尔把挣来的钱都用在了帮助亲友上。摆了一段时间烧烤摊,他又借钱接手了一家小饭店。没想到,原饭店老板把原本答应给他的桌椅、餐具等全部拉走,艾尼宛尔顿时陷入了困境。

得知艾尼宛尔的遭遇,饭店周围的几位邻居二话不说赶来帮忙:有的择菜洗菜,有的包饺子,有的照看孩子……

这些素昧平生、善良热情的南阳人,用最淳朴的方式,给了艾尼宛尔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每每念及那段岁月,艾尼宛尔夫妻就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的恩情,终生难忘!”

艾尼宛尔慢慢在南阳站稳了脚跟,也坚定了他以此为家的信心。此后,他的饭店几经搬迁,但一直都在南阳。艾尼宛尔的名字,也成为正宗清真饭店的代名词,在南阳小有名气。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凭良心、讲诚信。”艾尼宛尔有自己的“生意经”。他坚持所有的调料、大部分食材都从新疆进货。面粉、番茄酱,甚至食用油都坚持用最好的新疆原产地产品。从3000多公里外运面粉、食用油到南阳,光运费都抵得上食品的价格。朋友劝他在南阳当地进货,艾尼宛尔却说,既然饭店名字里有“新疆”二字,就不能弄虚作假欺骗顾客,要坚持“清真”底线,维护饭店信誉。艾尼宛尔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凡是给顾客吃的,必须是我们自己也能吃、喜欢吃的。”

诚信、正直的老板吸引了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十几名员工在此工作。回族服务员买喜平对艾尼宛尔赞不绝口:“在这里,老板乐于助人,大家也都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汉族员工高书贤对老板坚持原则印象尤为深刻,“他千里迢迢从新疆购买原料,会增加很多成本。但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原则,顾客才认可咱们饭店”。受艾尼宛尔影响,员工们不仅相处融洽,遇到有困难的人也热情相助。

一个民族饭店,就好像不断散发正能量的磁场,不仅留住员工为之奋斗,更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近年来,艾尼宛尔饭店先后接待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十几个国家的来往客商,受到一致称赞。

多年的义举:

感恩社会捐钱物

经营饭店几十年,很多人都以为艾尼宛尔身家丰厚。然而,走进他在人民路一个老旧小区租住的单元房,人们对“老板”的传统印象瞬间就会颠覆。艾尼宛尔不到7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所有的家具、陈设都简单到极致。

“以前不理解他,觉得开饭店辛辛苦苦挣点儿钱,不买房子也不给孩子们存钱,实在说不过去。”妻子杨云静说。然而,艾尼宛尔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从小过了很多苦日子,现在已经很好了。”他吃过太多苦,见不得别人吃苦受罪;他在最艰难时得到了汉族朋友的无私帮助,觉得只有不断回报社会,才能报答朋友们的恩情。

说起艾尼宛尔,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大灾面前的善举。2008年汶川大地震,艾尼宛尔捐款2000元。2013年雅安地震,他赶制2000个馕饼,通过快递送往灾区。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艾尼宛尔和员工再次准备将2000个馕饼送往灾区。因灾区交通受阻无法送达,艾尼宛尔立即将馕饼义卖,所得钱款全部捐赠给因烫伤住院的河南淅川青年张斌。

张大姐在艾尼宛尔饭店旁边开了家小超市,她告诉记者,“艾尼宛尔可是个大好人。每年‘八一’建军节,他都会带着成车的矿泉水、西瓜到驻地部队慰问。每逢维吾尔族的重大节日,如肉孜节、开斋节等,他就请南阳理工学院的十几名维吾尔族学生到自己店里过节,让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幸福。今年高考期间,他买了100件矿泉水,无偿送给市一中考点的考生、家长和执勤民警”。

说到爸爸的善举,艾尼宛尔上小学的小女儿帕孜来提十分骄傲:“爸爸的事迹在网上一搜就能搜到。”帕孜来提还有一个名字,叫“艾六一”,因为她的生日是“六一”儿童节。从2009年起,每年“六一”儿童节,在南阳市福利院、邓州市聋哑学校,都会出现艾尼宛尔的身影。今年,艾尼宛尔带上小女儿再次来到南阳市福利院,向孩子们捐献了衣物、钱款。帕孜来提说,她也希望能像爸爸一样,帮助更多人。

“我是新疆人,也是南阳人。我的根在新疆,我的家在南阳。”艾尼宛尔·阿不拉兼具新疆人的热情奔放,南阳人的淳朴善良,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奏响了民族交融的优美乐章。如今,家人也逐渐理解了他。“钱没有了可以再挣,跟着善良正直的人,心里永远都踏实。”看着艾尼宛尔,杨云静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