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记者走进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时,会议室大屏幕上不停地跳动着广东省发电厂和用电大户的报价和用量。这里正在进行每月一次的企业用电集中竞价交易。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竞价,130家用电企业与35家发电厂匹配成交,总成交电量26.6亿千瓦时。经测算,平均每千瓦时电价格比标准价低将近6分钱,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月这130家企业有望节省近1.6亿元资金。
电力市场化改革让广东越来越多的企业降低了成本,预计全年将为企业节省电力支出约150亿元。这仅是广东今年以来“降本减负”七大战役中的一个。
今年2月,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五个行动计划》提出,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企业物流等成本“组合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力争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约5%至8%。目标既定,广东各地市纷纷响应。
制造业发达的佛山市把供给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发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把降成本当成“牛鼻子”重点突破。佛山明确提出,2016年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成本、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等4个方面,为企业减负280亿元。
以外向型经济闻名的东莞市连续推出重磅减负政策,过去3年已切实为企业减负80多亿元。今年4月东莞出台的《东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到2016年底为全市企业减负约189亿元。
梳理广东省及各地市的“降本减负”方案,记者发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成为各级政府为企业减负的刚性目标。
今年4月1日起,广东对广州、佛山等6市免征23项国家规定、11项省定的共计34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0月1日起,其他市县也将全面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零,同时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进行清单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将为全省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约200亿元。
佛山华昌铝型材公司负责人武卫社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通过减免堤围防护费、村镇设施配套费等34项国家、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公司可省下100多万元,“省下的钱我可以提高员工待遇,还能研发新产品”。
广东省今年将为企业减税约2150亿元,超过总减负目标的一半。其中,营改增试点是重头戏。来自广东省国税局的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1日以来实施的营改增试点中,全省共有165万户纳税人参与试点,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试点纳税人总数的16%。
陈燕云是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她刚刚完成集团旗下所有分公司营改增后首次申报。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长青旗舰店为例,该店5月份销售额51.2万元,缴纳增值税1.4万元。如果按照营改增之前的营业税税率计算,5月份该店要缴纳2.5万元的营业税。全面实行营改增后,该公司通过采购设备,享受进项抵扣政策,当月抵扣了进项税额1.5万元。算下来,该店营改增第一个月就省下了近1.1万元。在第二个营改增申报期,随着相关行业的抵扣链条逐步成熟,该公司在6月份进一步抵扣了进项税额2.3万元,省下了近1.85万元,营改增让企业切切实实地尝到了改革红利的甜头。
除营改增带来的改革红利外,税收优惠对企业的减免作用同样明显。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广东国税部门大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分别在鼓励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改善民生、出口退税等方面做出努力。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土地电力物流等生产要素价格高等困难。为打赢这些重点领域的攻坚战,广东省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社保方面,广东省提出,要优化社保险种结构,适当下调职工医保单位平均费率、失业保险单位费率、工伤保险单位平均费率。以东莞为例,今年3月1日起,该市失业保险费率已经降至0.7%。预计调整后全市每年将为企业减负约5.96亿元,为个人减负约3.57亿元;而工伤保险费率则在去年10月1日已进行过调整,平均费率从1%左右下降至全市平均0.75%左右。费率下降后,预计2016年将为全市用人单位减轻工伤保险费用负担约3.71亿元。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总顾问钟永隆表示,这一政策落地后,该企业每月将省下5万余元。“这些不起眼的隐性成本的减少,长时间来看将为企业腾出可观的利润空间,意义犹如雪中送炭。”钟永隆说。
此外,广东还要求将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从20%降低至12%,引导企业在5%至12%之间确定合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数据显示,广东已成全国社保缴费费率最低省份,仅为34%,而全国平均约是41%。由此,今年全省企业将减负约350亿元(含住房公积金)。